正文:几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校校通”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教学仪器配套工程的实施。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市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在建设、配备、管理、应用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客观上讲,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及硬件设备缺乏。据统计,我市中小学实验室、专用室等教学辅助用房建设达标率为30%;学生计算机达标率为15%,教师计算机达标率为8%,“班班通”达标率为2%,光纤接入率为28%,卫生保健器材达标率为4%,图书和综合实践器材标率为“零”。从主观上讲,认识不到位,教育技术装备真正的效益还没有发挥出来。目前,个别学校领导对教育技术工作认识滞后,造成学校设施闲置,优质教育资源荒废,专用教室只是一种摆设。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必将制约着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阻碍着全市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提高认识、正视困难、解决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谁能够抓住机遇,正确应对,谁就能掌握工作主动权、抢占发展的先机,就能站在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的重要保障条件。进一步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我们要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的认识,充分认识加强和做好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走向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一)加强教育技术工作,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新任部长上任后,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二件大事,一是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二是召开了全国中小学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会,印发了《中小学实验室规程》。这两次会议和两个文件都要求各地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来抓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和技术装备工作。主要原因是技术装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条件;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
(二)加强教育技术工作,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什么是教育技术?简单的说: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手段有着突出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地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位伟人曾说过:当你把学过的东西忘掉了,剩下的就是素质。而我们最忘不掉的就是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可以说只要学生有了良好的兴趣爱好,自然就有了求知的欲望,进而就必定有了学习成绩。反之,如果我们的教师长期去死板的说教,不善于用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首先会厌恶教师,进而会厌恶学习,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将导致辍学。应该明白如果仅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话,国家何必要求一个学校建设那么多的专用教室?配备那么多的计算机?何必投入大量的资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
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市潍坊和烟台为什么高考升学率一直保持全省第一、第二名?他们的领导说,取得这样的成绩,于注重利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改变思维方式,尽而提高课堂效益是分不开的。是的,如果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作用的话,潍坊“为什么建了那么多特色学校(机器人特色、电脑制作特色、信息学名牌学校)?为什么参加全国信息学竞赛获奖学生潍坊能占全省的一半(这些学生全部被保送到名牌大学)?为什么建那么多语文实验室?”烟台“为什么在课堂教学评估制度中,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运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把课本上的静态信息变成学生易于接受的动态信息,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每个为什么,都应是我们研究的课题。
如果说潍坊、烟台比我市经济强,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无法比拟,但我市有很多学校已经配上的设备都不用,什么原因?主要是有的领导不善于学习,观念陈旧,思想僵化,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信息时代,不知道网络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不知道实验室、图书室、科技室等所有专用室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该说教育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兴趣方面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利用它和不用它,就象兔子和乌龟赛跑,只要兔子不睡死,乌龟永远也赶不上兔子,因为科学发展是没有终点的。有些工作领先一步,就会引领时代潮流。
应用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和长远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用好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要着力于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要与课程改革、加强学校管理、教师继续教育相结合”。 目前,所有学校都配备了接收远程教育资源设备,并实现了和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的连接,大量的优质资源已经提供给了我们,现在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用好它,发挥其效益,如何发挥效益?首先要求领导要正确认识二个方面的关系:
(一)与提高教师素质的关系。我们农村学校受条件所限,开展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相对城市学校难度要大一些,学校无论是采取“走出去”还是“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交流,成本都比较高。中小学远程教育为推动农村学校开展校本研训和整体提高教师素质提供了新的契机。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一线教师可以从同步课堂、课堂实录、名师导学、优秀案例中及时观摩教学方法,从中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领会专家、学者、名师超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潍坊等地的经验表明,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也是解决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二)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关系。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很难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而远程教育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夏格庄渭田小学的校长心有体会的说:“远程教育工程实施前,我们学校开不出英语课,今天,依托这项工程,农村的孩子也能接受标准的英语教学了, “远水” 也能解“近渴”。农远资源弥补了我校在英语、音乐等学科中师资短缺和英语教师发音不准等问题”。这充分说明远程教育对缩小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协调发展,体现教育公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