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孟子的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
孟子的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孔德超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提升人的道德人格、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社会历来重视教育对人的培养功能,儒家尤其如此。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兴办私学的人,创立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教育方面继承并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形成一系列新观点。

  首先,孟子回答了人为什么需要教育的问题。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教育是固守人性向善本性的根本方法。孟子创立了性善学说,他认为人性本善,善是人先天固有的,是人之共性,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但是人的行为往往会发生变化,由于后天外部环境的影响,人们善的行为可能会向恶的行为方向发展,这并不意味着人性本身发生变化,而主要是后天外在的环境造成的。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明确指出外部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但这种恶的行为,不会影响人性善的本质。要想避免或抵制恶的行为,保持善的本性,则必须通过教育来完成。

  第二,教育是使人区别于禽兽的主要手段。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道德、有素质、有理性的高级动物。而人的道德、素质、理性是通过教育培养的。孟子谈到人与禽兽的区别时,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人仅仅满足于衣食丰裕、安居乐业,而缺乏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进一步肯定了教育的教化功能。由此说明人只有接受教育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由此看出,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人的修养和道德素质即今天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灵魂。

  二、规定了教育的内容。

  孟子的教育内容侧重伦理教育,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这里的提到的人伦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教育。五伦包含了家庭和社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应该遵循的最起码的为人处世原则,是维系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基本准则,它要求人们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守其位,循其序,慎其行。孟子借用夏商周时期“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的事实劝导当时的国君推行仁政就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强调了以人伦道德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

  三、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方法。

  关于教育方法,孟子认为“教亦多术 ”,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意思是指“有像及时雨一样滋润化育的;有成全品德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以学识风范感化他人使之成为私淑弟子的”。

  朱熹曾经逐一列举了孔子、孟子用这五种方式在不同学生身上的运用,比如说孔子对颜渊、曾子就是“如时雨化之者”;对冉伯牛、闽子骞就是“成德者”;对子路、子贡就是“达财者”;而孔子、孟子分别对樊迟、万章就是“答问者”。至于“私淑艾者”,朱熹举的是孔子、孟子分别对陈亢、夷之。其实,孟子自己认为,他就是孔子的私淑弟子,在《离娄下》里,他曾经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这其实就是对“私淑艾者”的最好解释。

  虽然孟子在这里所列的五种教育方式包括了德育、智育等各方面,但严格说来,它并不是一个全面的教学体系,各种方式之间也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仅仅是一种列举而已。

  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根据学生们本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发展。如果不是从理论方面作系统的要求,而是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把它们引入教学实践,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是有推广与应用价值的。

  另外,孟子还谈到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不屑之教”。孟子认为“不屑之教,是亦教之”。 “不屑之教”的奥妙在于,我之所以不屑于教诲他,是让他愧而自醒、奋发向上。因此,不屑于教诲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从反面鞭策、刺激从而激发他的自尊心。

  四、阐述了教学态度和许多教育原则。

  (一)视教为乐

  孟子谈君子三乐,其中“一乐”即涉及到教育。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里,“一乐”为家庭平安,“二乐”为内心坦然,当然,作为教师,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这是教师可以独自享受的人生之乐。所谓桃李满天下说的就是教师的成功与自豪,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学生走向社会成就事业,我们由衷高兴,同时激起我们敬业和奉献的情感。

  (二)立志高远,循序渐进

  无论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和将来的发展都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在实现志向的过程中,循序渐进。

  孟子比较形象地论述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 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 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含义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便难以跟他谈论小河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便难以跟他谈论大的道理了。观看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看它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的光辉,即使细小缝隙也一定要照到;流水有规律,不把坑坑洼洼填满是不会向前流;君子立志于道,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

  孟子这段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另一方面,基础要扎实, 要循序渐进,逐步通达。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因为,光有本,水有源. 太阳和月亮的光辉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容纳光线的小缝隙,流水不放过任何一个坑坑洼洼。我们做学问,立志于道呢?也同样应该不马虎,不敷衍,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厚积薄发,与“日月有明,容先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有同样的道理。“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既然如此,我们怎能不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呢?

  总起来说,这是一段激励人立志向学和提高思想境界的绝妙论述,深富哲理,值得我们把它当作座右铭来读。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杂志,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2108/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超级侦...
太阳能学报《太阳能学报》
《太阳能学报》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082/T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技术札...
法论《法论》
《法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年刊)创刊于1985,萌芽于歌乐山麓,成长于毓秀湖畔,为我校法研学子自主创办的法学学术集刊。 《法论(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创刊迄今...
产业经济研究《产业经济研究》
《产业经济研究》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683/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产业竞...
中华现代护理《中华现代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旬刊)创刊于1995年,是由原《现代护理》杂志变更而来。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年《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正式加入中华医学会,成为“中华系列杂...
江苏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312/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