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7]。所以,在我国特殊教育要真真做到公正,任务还相当艰巨。
3中立性原则。在不同的领域,中立性的内容相差很大。在ICF中,中立性原则原本是对ICF的表述进行要求的,其目的是便于全世界使用者能对ICF的分类进行更直接地应用。引申到特殊教育领域,要求特殊教育在规划、发展、评估等方面也要遵循中立性原则。
3.1 特殊教育规划。好的教育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但科学的规划必须建立在中立性的基础上,否则规划本身存在偏移,难以保证其正确性和持久性。在美国,为边远地区特殊师资培养就有各种规划,如“为缺少特殊教育教师的农村地区实施早期干预计划”、“把临时教师培养成教育者计划”、“为重度残疾儿童整合技术计划和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培养教师计划”等
[8]。这些规划从制定到实施都很客观,很开放,很好的体现了中立性原则,故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2 特殊教育发展。在特殊教育的发展中,特殊教育是按照自己本身的规律在现实条件中发展。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CEC) 2003 年修订的《每个特殊教育者必须知道什么——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制定的道德规范、标准和指导》
[9], 该标准的总体框架就是建立在中立性基础上的,强调特殊教育事业的道德准则、整个特殊教育生涯的连贯性、学习指导标准的一致性、任职资格、专业助手的标准规范等。这对我国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以及特殊教育教师标准的制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3.3 特殊教育评估。特殊教育发展过程需要不断的科学的评价,而这些评估必须秉承中立性的原则。美国1990年《残疾人教育法》规定:教育和其他相关机构……对孩子进行评估必须获得家长的同意,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需要家长参与或进行监督。这些为特殊教育评估在中立性基础上执行和接受监督作了明确规定,对我国特殊教育评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4 环境相关原则。在ICF中,这种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涵盖极为广泛,从气候、地域到社会态度、体制、法律等等。其原本意义是只有从与环境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才能科学理解和把握功能和残疾各种涵盖性术语所表述的现象。在这种理念的启示下,环境相关原则也正是特殊教育所遵循的。
4.1 特殊教育是环境下的产物,受环境制约。特殊教育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条件下具体环境下出现的,并且经历了各种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成为这些不同的阶段的产物的原因,则是受这些不同阶段各种环境制约的结果。在美国,如前所述,由于特殊教育服务对象范围逐步扩大;教育针对性逐步增强;资金支持逐步提高;相关法律逐步完善,这些环境因素为美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正经历飞速发展,这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体现,但我国特殊教育仍不发达,则是制约于我国社会的整体状况仍不发达,所以解构制约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关键还是在于大力推动我国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整体发展。
4.2 特殊教育要适应环境发展。特殊教育必须适应自己的生存环境,否则其发展将会受到阻碍,最终必然导致特殊教育相关的变革,以此适应环境发展。美国1966 年出台《残疾人教育法》,后来的实践表明其提倡的“隔离式”特殊教育并不能适应时代环境对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于是1968 年《协助残障儿童早期教育法案》、1970年《发展性障碍者的服务与设置法案》、1973 年《康复法案》、1975 年《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等相继诞生,这些法案否定了原先的“隔离式”教育方式,具有“融合教育”的理念,适应了时代环境要求,保障了残障儿童教育权,推动了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
4.3 特殊教育要改造环境。特殊教育的目的不但要改造特殊教育的对象,也要改造与之有关的社会环境,涵盖特殊教育对象的教育水平、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以及工作能力、人际交流、适应能力等范畴,也包括社会对特殊人群的态度、教育制度、福利保障、法律规章、无障碍设施等等。我国特殊教育几十年的发展,不但使大批特殊教育对象接受到教育,改善了自我,有的重返社会甚至取得巨大成功;同时我国的整个社会环境也顺应特殊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包括相关社会制度、设施等等。不可否认,即使是在特殊教育较为发达的美国要改造好教育对象和相关环境,其道路也十分漫长。
当美国2004 年在《残疾人教育促进法》中确立“零拒绝”、“正当程序”、“非歧视性评估”、“最少受限制的环境”、“因材施教”等原则,即为各国纷纷效仿,推动了各国特殊教育立法的迅速发展,如今看来,其与ICF基本原则是相当符合的。有比较,才有发现和思路;有比较,才有目标和动力。在检视上述原则与中外特殊教育,对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启发很大。虽然经过60年之大发展,但我们发现,我国的特殊教育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希望我国的特殊教育能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原则和理念,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1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2001.
2 Towards a Common Language For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2002.
3庞文,尹海洁.我国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分析与讨论.中国特殊教育,2008,(12) :13-16.
4郭逊,张发军.我国特殊教育立法进程现状分析.考试周刊,2009,(39下):218.
5朴永馨.世界教育大系——特殊教育.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 258-261.
6 Shakespeare Tom,Watson. Nicholas.The social model of disability: an outdated ideology.Research in Social Science and Disability,2002,2:9-28.
7程凯.把加快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中国特殊教育,2010,(8):3-5.
8杨兆山,王守纪.美国农村地区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远程教育计划.外国教育研究,2008,35(213):35-38.
9 What every special educator must know:ethics,standards and guidelines for special educators.5
thed.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Virginia: 2003.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