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2],正常组学生较多地使用问题模型策略,数困组较多地使用直译策略;正常组在列式成绩显著优于数困组,列式时间显著少于数困组。
2.4.2教学策略
研究表明
[13],通过对学困生策略提示前后应用题学习成绩的差异研究发现:学困生不能像学优生那样自觉主动地使用相应的策略,应用策略的意识较差;策略提示对学困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策略提示前学困生与学优生的成绩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而在策略提示后,这种差异明显减小,但学困生在策略的迁移及运用策略的有效性方面仍不如学优生。
3、建议3.1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目前,小学数学学习困难研究主要集中在算术领域,尤其是数字与简单算术认知,在复杂算术领域里的研究是不深入的,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决定了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这些局限性制约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及教育干预。
3.2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我国目前关于数学学习障碍的研究还较多的停留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上
[14],注重个体间差异的定量研究和个体内差异的定性研究,忽略对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语言获取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缺乏良好的研究设计与敏感的研究手段。面对数学学习障碍与学习障碍所存在的共生现象,应有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1、王恩国, 刘昌.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关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9-47
2、焦永国 基于CHC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认知能力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1、5
3、李其维,金瑜. 简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PASS模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441一50
4、左志宏 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6、6
5、李清 基于PASS 理论的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应用题问题表征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6
6、程大志 陈春萍 隋光远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 2010,33(3):715—718
7、左志宏 邓赐平 李其维 两类数学学习困难小学儿童抑制控制水平的实验研究[J] 应用心理学 2007 、13(1):050-054
8、程大志 陈春萍 隋光远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抑制控制能力的ERP研究[J] 心理科学 2010,33(3):715—718
9、张丽华 尚小铭 数学学优生与学困生两种抑制能力的比较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
10、宛燕 陶德清 廖声立 小学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7(3)
11、张晓光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与优秀学生的工作记忆比较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5
12、李清 王晓辰 小学二年级两类数学困难学生应用题表征策略的差异[J] 心理科学 2009,32(3):761—763
13、郝慧颖 章竞思 策略提示对数学学困生应用题成绩影响的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11):40—42
14、向友余 华国栋 近年来我国数学学习障碍研究述评[J] 《中国特殊教育》2008、7
15、杨起群 陈春莲“小学数困生”元认知表征及转化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10、4
16、张华玲 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D] 当代教育论坛 2011 、6
17、刘昌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加工机制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