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我的意思?你替我搔背,我替你搔背。”[5] [36]
解释:“back”被省略,”yours”提升为中心词。名词性物主代词用于名词性省略结构时,具有双重纽带作用:它一方面表示所有者,这是通过人称照应关系而在句子之间起连接作用;它另一方面表示所有物,则是通过名词性省略而成为句子之间的连接纽带。
无论何时,当一个物主代词作为中心词时,它就是省略的。在上面例句中,中英文在省略方式上是相似的,都清楚的表示了所有者和所有物。但中文为了更清晰表达,没有省略已知信息“背”。
2.由定量和不定量限定词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Fifty missions,” Doc Daneeka told him, shaking his head. “The colonel wants fifty missions.”
“But I’ve only got forty-four[missions]. [4] [24]
“完成五十次飞行任务,” 丹尼尔医生摇着头跟他说,“上校要求飞满五十次。”
“可我才飞了四十四次[任务]![5] [21]
解释:“Forty-four”相当于 “forty-four missions”, 中心词 “missions” 被省略后,修饰成分 “forty-four” 被提升到中心词的位置上。
“四十四次”是由“四十四次任务”省略而来,中心词“任务”被省略后,修饰成分“四十四次”被提升到中心词的位置上,并充当“飞”的宾语。
3.由形容词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The soldier in white [bandage] was like an unrolled bandage with hole in it or like a broken block of stone in a harbor with a crooked zinc pipe jutting out. [4] [192]
那个浑身雪白的士兵像块展开的、上面有个洞的绷带,或者像港口里一块破碎的石块,上面有一根扭曲了的锌管突出来。[5] [203]
解释:把颜色词 “white”提升为中心词,省略了名词。中文文本同样用颜色词“白色”为中心词。
小结:名词性省略的相同点,英语的名词性省略是发生在名词词组内部的,当一个名词的中心词在新环境中省略了,它的修饰语:指示词,数词,描绘词,类别词等都会升级为中心词构成省略结构。也就是说,修饰语被提升到了中心词的位置。总的来说,代表“事物”的中心词被带到新环境中是经常被预设的,因此产生了名词性省略。无论如何,任何被提升为名词性省略的中心词的成分都可能是被预设的。
(二)、动词性省略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使用
1.实义动词省略:
“I’ll come only if you want me to [come],” the chaplain said, lowering his head shyly. I’ve noticed that I make many of the men uncomfortable.”
Yossarian glowed with affection. “I want you to [see you],” he said. “You won’t make me uncomfortable.” [4] [14]
“只要你真想见我,我就来,”牧师低下头,很是羞涩地说,“我晓得很多人见了我都很不自在。”
约塞连充满深情地说:“我真是想见你,你不会让我感到不自在的。”[5] [11]
解释:动词不定式符合to的后面省略了实义动词 “come” “see ”。而汉语中动词性省略的情况与英语略有区别,汉语中也有省略实义动词的情况,但不像英语中那么多。文中的“来”“看”都未被省略。若省略,则句意不清晰,无法理解。
2.操作词省略
“[You should] Be careful in those other wards, Father,” Yossarian warned……[4] [15]
“去其他病房你可得要留神啊,神父,”约塞连提醒他说……[5] [11]
解释:本例中省略了主语和助动词 “you should”。当操作词被省略时,句子的主语也往往随之一起省略掉。而汉语中,则不会被省略。
小结:动词性省略就动词性省略而言,尽管汉语中的动词性省略与英语中的动词性省略情况非常相似,但同英语相比,汉语中的动词性省略情况还是比较少。
(三)、 小句性省略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使用
1.整句省略
The chaplain fidgeted.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he asked after a while.
“No, no [I did not need any help].'” Yossarian sighed. “The doctors are doing all that's humanly possible, I suppose.” [4] [13]
牧师有些坐立不安。片刻后,他问道:“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没有,没有[我不需要帮助],”约塞连叹息道,“我想医生们尽了全力。”[5] [10]
解释:在例句中 “I did not need any help”在否定词 “no”后省略。在中文文本中,“我不需要帮助”在“没有”后省略。这两种省略在中英文文本中都可以被理解。在这类的例句中,主要内容在第一个讲话者已经表达清楚。因此,第二个讲话者只需要陈诉他的态度即可。中英文在整句省略有共同之处。
2.部分省略:
“Havermeyer,” he asked hesitantly. “Have I got flies in my eyes?”
Havermeyer blinked quizzically. “Sties?” he asked.
“No, [are there] flies,” he was told. [4] [53]
“哈弗迈耶,”阿普尔比言语支吾地问道,“我眼睛里有flies吗?”
哈弗迈耶极是疑惑地眨了眨眼,问道:“Sties?”[5] [53]
“不,我是问你我眼睛里有没有苍蝇。”
解释:“are there”在英文文本中省略了,而中文文本中“我是问你我眼睛里有没有苍蝇”被很完整的补充了。如果在中文文本中也省略的话,那么句子将是不完整的令人迷惑的,破坏了中文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中文文本中当表达肯定时候,会出现省略结构,但是当表达否定意思时,往往把否定的深层意义讲出,以免造成误会与不解。
小结:整句省略普遍存在于中英文文本中。它经常应用于语篇中,其省略结构明确而且可以从上下文中获取。经常出现在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直接回答中,往往省略整个分句的情况。
三、英汉语篇省略的异同
总得来说,每种语言都反映出这个国家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但是所有语言都是相通的。而哲学因素、文化因素以及语言习惯,尤其是中西方的基本的历史背景是不同的,所以中英文本的省略还是存在区别的。英汉省略的异同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英汉语篇省略之相似性
1.逻辑思维
在交际中,人们倾向于使用简单的语言来节省听话者和自己的时间,人们总是以一种简洁的方式说或者写,省略掉人们已知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经常减少已知信息,强调新信息。为了达到此目的,衔接手段形成了。省略是一种语法衔接手段为了避免重复达到连贯的手段。
2. 语义的连贯
省略使句子更简短更清晰,强调了句子的重要内容。同时,新信息更加突出,使人们很容易抓到句子的中心意思。如果没有省略,句子看起来就会繁杂冗长。上面的例子无不体现出这个特点,尤其小句型省略,更加突出了省略经济实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