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省略在语言使用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省略的目的一般而言是为了使语言简单,避免言语的冗余。同时省略也是一种衔接手段,对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韩礼德的衔接与连贯理论为框架,以省略为工具,以《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英文原版和其中译本作为数据来源,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省略衔接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详细地讨论两种语言中省略手段的异同。这有助于科学的理解黑色幽默语篇语言的支离破碎性,同时扩大了衔接手段的应用范围,加强了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
关键词: 省略;翻译;《第二十二条军规》
一、省略的定义及分类
省略是语篇衔接手段中语法衔接手段的一种,它是一种替代形式,而其替代项是一个空位。韩礼德和哈桑给出了这样的定义:“Ellipsis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at form of substitution in which the item is replaced by nothing.” [1] [142]省略使得整个语篇前后紧密衔接起来,使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凑,使信息更为突出。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衔接理论,强调省略是结构在句法上是不完整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省略结构式不可理解的。省略对语篇的衔接有重要意义。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英语中省略衔接分为三种类型:名词性省略(nominal ellipsis)、动词性省略(verbal ellipsis)和小句性省略(clausal ellipsis)[1] [146]。
(一)、名词性省略
“名词性指的是名词词组内的中心词的省略,中心词与部分修饰成分的省略,以至整个名词词组的省略。”[2] [64]例如:
He likes the black clothes, but the white suits him better.
译:“他喜欢黑色的外套,但白色的更适合他。”
在本句中“the white”相当于“the white clothes”,中心词“clothes”被省略,因为“clothes”一词已在上文中出现过。译文中的“白色的”相当于“白色的外套”,中心词“外套”被省略,因此,“白色的”就提升为中心词。
名词中心词的各类修饰语有着不同的语义特质:有的是限定词(其中包括特指限定词和泛指限定词),有的是起一般描绘作用的非限定性修饰语(通常是形容词),有的是表示类别等内在特征的限制性修饰语(通常是形容词或名词)[3] [7]。
下面简单叙述一下各类名词修饰语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1.由特指和泛指限定词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特指限定词通常都可在名词词组中占据中心词位置形成名词性省略结构(定冠词除外),
例如:Take these pills three times daily. And you’d better have some of those too. (those=those pills)
红色的苹果已经成熟,那些绿色的(苹果)还没成熟。
泛指限定词either, neither较常见于名词性省略结构,例如:
There are only two copies left. You can take either. (either=either copy)
我有两件衣服,你可以穿任何一件(衣服)。
2. 由定量和不定量限定词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序数词时常跟在定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属格之后构成名词性省略结构。例如: A:Have another chocolate.
B: No thanks; that was my third. (my third=my third chocolate/one)
第一本书是英语课本,第三本(书)是数学课本。
基数词也常见于名词性省略结构。例如:
He usually had two secretaries, one for interpretation, the other for making appointments. He must have two, you know. (two=two secretaries)
他已经吃了三个(包子)了。
3.由形容词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描绘性形容词很少以其原级形式构成名词性省略结构,但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可以这样用。例如:
Here’s a red silk blouse and a blue one. The blue seems to suit you better. (the blue=the blue blouse)
我喜欢那条蓝色的(裙子)。
表示颜色的形容词通常要与定冠词连用才能形成名词性省略结构,如果不带定冠词,那就不是省略结构。
比较常见于名词性省略结构的形容词是以其最高形式表示的,一般跟在定冠词之后。例如:
They are fine actors. Jones always gets hold of the finest (actors).
最好的(节目)总在最后上演。
(二)、动词性省略
动词性省略指的是发生在动词词组内的动词的省略或整个动词词组的省略。一般来说,动词词组内的动词成分包括实义动词的省略和操作词的省略[1] [65]。例如:
Is John going to come? -----He might. He was to, but he may not. [1] [170]
译:“……约翰会来吗?……也许能,也许不能。”
在本句的回答中,实义动词come被省略,剩下的只是表达情态意义的操作词might, was to和may not。而在译文例句中的回答,实义动词“来”被省略,剩下的只是表达情态意义的操作词“也许能”和“也许不能”,这是实义动词的省略。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Swimming. [1] [167]
译:“你在做什么?”“游泳。”
本例中的回答省略了主语和助动词have been。当操作词被省略时,句子的主语也往往随之一起省略掉。译文回答句中的“我在”省略了,此句为操作词省略。
(三)、小句性省略
小句性省略指的是整个小句或小句的一部分被省略的现象。这种省略较多地出现在问答语列中[1] [68]。例如:
“Have you got the sandwiches cut for that lady?”------“Yes, sir.”
译: “你给那位女士切三明治了吗?”
本句中的的yes后面省略了小句I have got the sandwiches cut for that lady.
译文中省略了,我已经给那位女士切好了三明治。
当小句的一部分被省略时,只有小句中的新信息被保留下来,省略的则是小句中被预设的部分。例如:
How much does it cost? ---Five pounds.
译:“……这个东西花多少钱?……五元”。
例句中的回答可以还原为It costs five pounds.在这个例子中,回答的都是问话所期待的信息,而小句中省略掉的语言成分则是在问话中被预设的。译句中的回答可以还原为“它花了五元钱”。
二、 省略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英文文本中的比较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充满讽刺意味和黑色幽默的滑稽剧,开创了黑色幽默的先河,使美国小说走出了困境,进入了后现代小说的新时代,在美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新的一页。全书共42章,似乎每一章都可以在任意位置上出现。正是由于后现代小说的这些语言特色,省略衔接在其中表现显著。下面分析一下三种省略在小说中的使用情况。
(一)、名词性省略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使用
1.由特指和泛指限定词构成的名词性省略结构:
Know what I mean? You scratch my back; I’ll scratch yours [your back].” [4]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