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教学团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对于新办专业尤其如此。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手机游戏专业采用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取得了一举两得的效果,提升了教学团队合作意识和业务水平,积累了大量的课程教学资源,较快地提高了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字:课程群;新办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随着市场分工越来越细,高职院校不断产生了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新办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成为专业建设重中之重。作为一所年轻的职业院校,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广东省北部山区,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信息封闭、地理位置较差等先天性短板。我院作为最早开设手机游戏专业的大专院校之一,本专业一成立就面临无对口专业师资、无教学积累、无教学资源、无实训场地、无实习基地等情况。针对教师平均年龄偏小、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专业采用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为主,带动专业其它课程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绩。《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获广东省精品课程立项,专业其它三门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或精品建设课程立项。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多项教学改革成果,其中“校企合作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研究及实践”获广东省第六届教学成果二等奖,另获校级教学成果两项。在课程群的建设中,专业逐步培养出一支团队合作意识高、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学团队。
一、基于专业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建设思路
近年来,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和方法逐步完善,其在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大学教研室作为主要教学单位,由于级别、规模等原因,往往只承担专业部分课程教学任务。在实际执行中,由于缺乏良好的沟通,任教同一专业不同教研室的教师往往只专注于自己任课的课程,出现课程定位不清、教学内容重叠、教学效果不均等现象。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快速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打造一支凝聚力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引入课程群的建设理念,整合专业教师,集中力量建设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以点带面,促进其它课程的建设。
二、专业课程群建设步骤
1.确定课程群边界,避免随意组合[2]
作为以教学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我们以专业方向划分专业课程模块组成的课程群[2]。经过认真分析,手机游戏专业课程群由6门课程组成,涵盖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每门课程紧紧地围绕培养学生编程能力这根主线,互相配合、互相促进[2]。6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作用如表1所示。其中以专业核心技能课程《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作为主干课程重点建设,组织课程群内教师参与课程改革、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带动全体教师快速掌握手机游戏开发专业技能。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对学生整体培养目标的作用
1
C语言程序设计
1.C语言程序的基础知识;2.程序设计三大结构;3.常用算法等。
培养学生的编程思想
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1.SQL Server数据库操作方法;2.数据库设计理论;3.查询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信息在计算机中处理的思想
3
Java语言程序设计
1.Java语言程序的基础知识;2.主要系统类的使用;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应用系统开发能力
4
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
1.J2ME语言程序的基础知识;2.游戏设计思想;2.常用游戏算法等。
培养学生游戏设计思路和游戏设计方法
5
游戏项目设计
1.游戏设计流程;2.游戏开发技巧;3.游戏上市要求。
培养学生企业工作经验
6
Java Web应用开发
1.JSP语言程序的基础知识;2.面向Web的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培养学生网络编程能力
2.制订课程群建设制度,加强课程群外部环境建设[1]
当前,教学团队不是教学管理单位,没有自己的固定活动场所和经费,所以没有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就很难组织并开展工作。手机游戏专业以手机游戏教研室为依托,以课程群建设为主导,确定群内每门课程的负责人,核心课程的负责人同时兼任课程群负责人,也可由教研室主任兼任,组成课程群建设团队。由课程群负责人根据课程群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实际情况制订课程群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加强课程群外部环境建设,没有上级部门的支持,课程群建设工作将很难推动。首先,课程群负责人应该是一位学术水平较高、领导能力较强的学科带头人,能够赢得领导和群内教师的信赖和尊敬;其次,争取教学管理部门政策支持,在课题立项、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与倾斜;最后,学院层面要积极倡导教学科研改革,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手机游戏专业课程群以《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为核心课程,专业教研室主任既是该门课程负责人,也是课程群负责人。通过努力,该门课程顺利成为学院首批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并给与一定的配套经费。
3.以教学改革为载体,推动课程群建设
以专业教学为核心的教学型课程群,必然以教学改革为抓手,推动课程群建设。课程群教学改革主要包含课程体系改革和单门课程改革两个方面[3]。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涉及群内课程的整合、课程之间的界限、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课程群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整体作用,避免课程内容重叠、定位不清的现象,实现1+1>2的效果。在课程整合方面,《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课程采用项目化课程设计,整合原专业课程体系当中的《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J2ME语言程序设计》、《游戏测试技术》和《软件工程》部分内容。课程群内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个类型,其中专业基础课主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程序基础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思维;专业技能课程则对应具体岗位,主要培养学生手机游戏开发能力。《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整合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内容,通过设计诸如“推箱子”、“走迷宫”等游戏,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算法,训练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思维。单门课程改革以核心课程《J2ME手机游戏设计与开发》为突破口,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实习实训基地等多方面全员参与教学改革。作为新办专业,手机游戏专业师资队伍是以学院原来计算机专业转行的教师为基础,为了使群内教师都能参与课程内容设计,把所有教师分批派到企业实习锻炼,提高了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水平。正是由于全体教师都有手机游戏开发经验,所以在课程整合过程中,非常顺利地完成四门课程的整合工作,没有一人因为自己负责的课程被整合而提出异议。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采用集中研讨、备课等形式,结合企业项目化设计和员工评价机制,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同时创新性地设计了“积分制”考核方案,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不仅在群内课程使用,而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院推广。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方面,争取学院支持的同时,加强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项目开发,为企业输送急需人才,把专业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赢得了合作企业的信赖。学院与企业共同在校内投资建设了游戏设计与测试中心,企业常驻工程师在校内,引入企业外包项目,能同时接收近50名同学开展手机游戏生产性实训,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群内教师还设置了不以课程为教学时间的工作室,接收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参与真实或模拟项目开发。目前主要设置了基础编程工作室、Java应用工作室、手机游戏工作室等三个工作室,接收了大一、大二年级近60名学生,有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丰富学生课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