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宋胜超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家庭教育;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创新技能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引言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思想方法决定了在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远落后一些发达国家,怎么样培养中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仅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现代研究理论认为家庭教育是必不可缺的而且大有可为。

  家庭教育和中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理论和现状

  狭义的家庭教育是也是传统的说法,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当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1]。我们一般所说的家庭教育,特别是中学的家庭教育,是狭义的家庭教育,本文所要研究涉及的也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学时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我国的家教源远流长,与时俱进,目前呈现多样化和功利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教资源日益丰富和成熟,但据调查发现有85%的父母没有正确地充分意识到家教的地位和作用,有些父母面对现代化和多元化的资源时感到无能为力甚至不知所措而无奈[2],在利用家庭教育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上也知之甚微。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技能三部分,核心是创新人格。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中学生物理创新意识不强,创新兴趣不够浓烈,思维惯常定势严重,对创新的意识和行为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78%的物理老师认为中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不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如果家长能充分的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去进行创新型的物理家庭教育,配合学校在培养学生物理创新能力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必定能加快推进中学生物理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本的理论和针对性建议

  3.1加强培养孩子的物理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品质和创新技能的前提。举世闻名的美国科学家,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因“愚钝糊涂”被勒令退学了)。从此以后,他的母亲就是教师,决定自己教儿子读书识字,并教育他要诚实、爱思考,经常告诫他要爱祖国,爱人类,爱迪生小时候就表现出了超强的物理创新意识,比如自己在被窝里孵小鸡等,这和她母亲有意识的加强他的创新意识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母亲的良好的引导、支持和培养,使得他对发明创新发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当然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已经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已全面实施,我们家长应该认清人类社会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蓬勃升起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只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才能有力的推动社会的进步,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孩子有创新的意识,这种意识应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有目的的培养和加强。通过访谈发现95%的家长并没有持续地有效地去培养和加强孩子的创新意识,83%的家长从没通过有效的手段和表现告诉或暗示过他们的孩子物理创新的重要性,有多么重要,有多么有趣等, 85%的家长的应试教育观念很严重,毕竟他们接受的是应试教育,当问及家长怎么科学的去培养孩子的物理创新意识时他们认为那仅是学校的事情,没必要通过家庭去培养孩子的物理创新意识。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在物理创新意识方面,如果不持续加强可能会减弱和倒退淡化。所以家长要配合学校和社会牢固树立孩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并抽时间了解些有关的理论去持续的加强孩子创新意识,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意识所支配,同样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指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解放孩子的学习和创新激情[3]。

  3.2培养孩子完善的物理创新人格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创新能力完全是由创新人格所致。成就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创新人格具有大胆、勇敢、自信、自由、明晰、自我认可、富有创新思维等品质。家长是孩子最有影响力的榜样,在培养孩子创新人格上比学校和社会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便利性,这些品质都可以通过家长以身作则等手段培养和加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所以取得那么高的成就和他的创新人格是密不可分的,这些品质都和他的家教有关。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爱拉小提琴,就是受她母亲的影响,她母亲玻琳很乐观开朗,非常喜欢音乐,在爱因斯坦六岁时就教他拉小提琴,这种爱好伴随爱因斯坦的一生去追求和谐统一的物理学的美。爱因斯坦在中学时由于他举止缓慢,行动笨拙,不爱和同学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更是厌恶他,曾经公开嘲笑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他的父母一直都爱他,鼓励他自信和乐观。他的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爱因斯坦合开了一个电器工厂。他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爱因斯坦的父亲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很擅长数学,当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耐心地用很浅显通俗的方式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在家庭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的受到了科学和哲学的启蒙。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也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经常邀请在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和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他们都是学医科的,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爱因斯坦晚年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4]。由此可见爱因斯坦的创新品质主要得益于他的家教。调查发现68%的中学生感到业余生活枯燥无味和空虚,大量的时间用在看电视和玩电脑游戏上。这里就需要家长要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而且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但它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土壤[5]。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思想方法和其他学科如数学、化学、地理、哲学和历史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有时我们只有从哲学角度来宏观地看物理,才能获得最本质的东西,才能有所创新。哲学是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思维过程以及原理的学科,他独立于科学之外,但有与科学有一定联系的学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从哲学的角度来揭示物理定理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联系和非规律性联系,是哲学思想向物理学延伸的最好例证。所以说他也是是哲学家和思想家。哲学有对中学生来说可能枯燥无味,但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笑话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向孩子灌输哲学的思想。再如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德布罗意在18岁前一直研究历史并获得了历史学位,后来转向物理研究就善于从历史和对比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孩子创新能力所需的创新人格集中表现的个性品质,如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和冒险性等都需要孩子全面的发展,培养其广泛的兴趣。这里还要家长注意的是要努力提高孩子的观察力,很多创造都是从观察开始的。爱迪生观察到母鸡孵小鸡自己也学着去孵小鸡,达尔文在被问及他为什么取得那么大的成就时说:“我没有过人的智慧,只是在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家长要培养孩子有目的,多角度,另辟蹊径,善于把类似的物体对照比较进行观察的能力[6]。 家长还可以在假期多带孩子走走,扩大世面,这是学校教育做不到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藏外佛教文献《藏外佛教文献》
《藏外佛教文献》创刊于1995年,是藏外佛教文献编委会主办。 《藏外佛教文献》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
高校教育管理《高校教育管理》
《高校教育管理》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74/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比较教...
新疆农垦经济《新疆农垦经济》
《新疆农垦经济》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048/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生态环...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监督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联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理人民群众对上述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
中华中医药学刊《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杂志,于198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54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国家...
刊授党校《刊授党校》
《刊授党校》(月刊)创刊于1984年,作为中共辽宁省委创办、辽宁党刊集团承办的刊授党校校刊,主要通过刊登教材累计培训了110多万基层干部和党员,毕业学员遍布除港澳台...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