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如何培养职业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如何培养职业高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来源:互联网 sk012 | 李秋菊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职高学生;体育课;兴趣;培养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河口市职业高中学生的调查研究,指出可以通过端正学生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增强意识经常化;合理选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讲解生动有趣,示范动作优美正确;采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搞好课外体育活动来提高职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职高学生;体育课;兴趣;培养

  1 前言

  体育课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门课。体育课又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课程,它的内容主要是依靠身体练习完成的。因此,首先必须提高学生对身体练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体育课的任务。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是学习的动力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老河口市第一职业中学幼师,微机,旅游

  三个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数理统计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法

  2.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调查采用随机发放问卷,共发问卷150,回收有效问卷140份。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影响学生体育兴趣的因素

  3.1.1学生的学习动机,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由于受学校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校着重于语,数,外,专业课等理论学科的教学,忽视了体育课在学校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健康的体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保障,也是升学,就业的的需要,就学生而言,社会上这种传统现象很自然为正需要文化科学知识武装的学生所接受。使他们自身淡化了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及体育锻炼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3.1.2教材的特点与数量

  愈能满足学生直接体育需要的教材,愈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一般来讲,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越强的教材,愈具有魅力,愈能吸引学生。学校教材一般田径比重大。体操,武术次之,球类活动仅占1%。职高学生比一般普通高中有所不同,专业性,实践性课程比较强。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一定的发展。学生分项运动兴趣,喜爱球类活动最多,喜欢田径居中,喜欢体操武术较少。同时,专业不同,爱好兴趣又不同。微机专业男生偏多,喜爱球类,田径活动;幼师专业女生偏多,喜爱游戏,健美操,球类等。教材数量也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重要因素。根据学生体育兴趣与爱好的特点,一节课主要教材最好是一项(新)。因为体育教材的掌握除理解,记忆之外,更重要的在于进行反复的身体练习。如教材内容多,每项教材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学生必然会因学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1.3教学方法运用适度

  体育教师在每次体育课中的教学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老一套模式,没有新意,因为体育活动中的运动技术练习,本身就很单调,枯燥,是在反复的练习中不断,改进,强化,提高,完整正确的动力定型过程。很容易使人感到乏味,从而淡化兴趣。

  3.1.4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

  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但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动作的深度(精),即动作技能的水平越高,越易增强其学习和练习的兴趣。因为技术水平越高,越能体验运动内在的魅力,领悟动作的奥妙,从中得到过穷的乐趣。

  3.2培养职高学生体育兴趣的几点措施

  3.2.1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动机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运动动机是指激起一个从事运动活动的动力即活动的欲望。从当前学生上体育深的心理倾向来看,有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参与热情;而有的学生表现冷淡,无所谓,没有参与活动的欲望。为了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体育深的兴趣,体育教师首先要端正学生学习的动机,帮助学生了解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参加体育锻炼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使学生把当前学习,锻炼和祖国美好的前景,自己的前途结合起来,就能够提高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同时,还可以结合古今中外的正反典型事例,指出身体的重要性。同时,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每一个技术动作之前,应该明确指出学习该动作的目的要求及在实践中的现实意义,这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有着良好的作用。

  笔者曾对老河口市职业高中部分专业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身心健康,但为了体育课考试合格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端正学习的动机,明确学习的目的。

  表1 职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

  专业 体态美 减肥 体育课成绩合格 追求刺激 身体健康 培养意志 幼师 6.2 2.2 45 10 85 54.6 微机 4.5 1.95 60.2 6.2 35 37 旅游 6.0 2.0 35.6 10.5 76 68.2 3.2.2合理选择教材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正确合理地选择教材.即要便于学生掌握,又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善于根据本学校职业高中的专业不同,学生的年龄差别,性别差异,心理状况,以及学校场地,器材情况,学生兴趣爱好差异安排好教学内容.应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上体育课时,教师可安排一些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的穿插一些既生动有趣,又惊险刺激,同时具有一定难度的体育的游戏。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喜欢在教学中穿插游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难度不易过大,要求应使学生只要通过努力就能达到。采用能够充分展示学生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得活,用得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每次课的练习都有一种新鲜感和快乐感。也可以降低某项练习的标准和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难度过大,有些学生经过主观努力,仍然不能掌握,这样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影响学习的兴趣。反过来,如果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容易,学生一学就会,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应做到难易适中。

  3.2.3在教学过程中做到讲解生动有趣,示范优美正确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基本方式之一,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职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观察事物更加全面,精确;注意的目的性,稳定性也有所加强。思维能力具有更高抽象性和概括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要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语言的运用方面力求简明扼要,易懂,易记,同时要突出重点,而且要风趣幽默。例如,在教学生弯道跑时,可把弯道跑的要领编成口诀: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左倒,摆臂时外面大来里面小。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相反,枯燥乏味地讲解将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会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反感。对中学生所喜欢的体育教师类型进行了调查,见表2,结果表明学生比较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642/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电视指南《电视指南》
并非《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杂志官方网站。办理其他业务请直接联系杂志社。 《电视指南》杂志,于200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054/J,本刊在国内...
北航法律评论《北航法律评论》
《北航法律评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文集,有海峡来风、民法典编纂与民法总则立法笔谈、法国债法改革、论文、书评五个栏目,共计19...
中国工作犬业《中国工作犬业》
《中国工作犬业》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734/Q,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特稿·...
临床医药文献《临床医药文献》
《临床医药文献》(周二刊)创刊于2014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主办并出版的部级医学期刊。期刊为月刊,国...
民族学研究《民族学研究》
《民族学研究》(年刊)语种:中文,出版地:北京市,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是2007年03月01日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尹伟先编著的实体书。 《民族学研究》内容包括民族...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