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1,11},{2},{3},{4},{5,12},{6},{7},{8,10},{9}}
U/D={{1,7,9,11,12},{5,6,10},{3,8}{2,4}}
U/(S-{A1})={{1,4,11},{2},{3},{5,12},{6},{7},{7},{8,10},{9}}
U/(S-{A2})={{1,11},{2},{4},{3,5,12},{6},{7},{8,10},{9}}
U/(S-{A3})={{1,11},{2},{3},{4},{5,12},{6},{7},{8,10},{9}}
U/(S-{A4})={{1,6,8,9,10,11},{2,3},{4},{5,12},{7}}
根据公式(1),可分别得到A1,A2,A3,,A4对于D的权重值为。
σCD({A1})=γC(D)-γ(C-A1)(D)=[∑Y∈U/D|C—Y|-∑Y∈U/D|(C-{A1})-Y|]/|U|
=(|{1,2,3,4,6,7,9,11}|-|{2,3,6,7,9}|)/10
=3/12=0.25
同理,可计算出:
σCD({A2})=0.08 σCD({A3})=0 σCD({A4})=0.5
同理,我们也对运动技能指标和心理及社会适应指标进行了权重分析(见表3),
表3 影响体育综合成绩的权重统计表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字母代码 权重
运动参与指标
0.21 体育学习兴趣 A1 0.25 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A2 0.08 学生上课表现与出勤情况 A3 0 学生的主主动参与性与努力程度 A4 0.5
运动技能指标
0.31 体育运动技能感知与掌握程度 B1 0.5 对体育健康知识理解与运用 B2 0 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B3 0.17 体育成绩与升学挂钩 B4 0.08
心理及社会
适应评价指标
0.19
体育学习的自信心 C1 0.17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C2 0.33 体育个体内差异性评价 C3 0.25 体育团体内差异性评价 C4 0.58
将运动参与指标、运动技能指标、心里及社会适应指标结合起来,加强评价的实效性让学生参与对自己、对同学、对教师、对学校的评价,使学校与教师听取学生的评价与建议,不断调整与改进教学方法与措施。
2.3.2建立权重分配集
M= {MA,MB,MC}={ 0.21,0.31,0.19 }
其中:MA={MA1,MA2,MA3,MA4}={0.25,0.08,0,0.5}
MB ={MB1,MB2,MB3,MB4}={0.5,0,0.17,0.08}
MC={MC1,MC2,MC3,MC4}={0.17,0.33,0.25,0.58}
2.4建立体育综合成绩评价因素集
假设对某个中学生运动参与方面进行综合评判时,单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努力程度这个因素考虑,同班同学对该学生的评价,其中20%的人是优,30%的人是良,35%的人是合格,15%的人是不合格,那么对该学生单就“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努力程度”这个因素考虑,应该得的评价是{0.20,0.30,0.35,0.15},再设“体育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平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生上课表现与出勤”这三个因素的评价分别为{0.25,0.40,0.30,0.5}{0.30,0.35,0.30,0.05}{0.25,0.30,0.20,0.25},则评判矩陈可写作
根据我们确定的权重分配,则R的模糊矩陈为:
计算模糊矩阵得:R=(0.51,0.35,0.11,0);归一化处理为:(0.526,0.361,0.113,0)
这说明有52.6%的学生对该生的心理因素综合评是优,36.1%的学生评价是良,有11.3%的学生评价是合格,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我们用加权平均法,首先对每个等级赋值,“优”为90分,“良”为80分,“合格”为60分,“不合格”为60分以下(用50分表示),赋值后的矩阵为V,则
计算体育成绩综合评价分值
=(0.526×90+0.361×80+0.113×60+0×50)
=83
把计算出的分值再根据权重分配进行计算,该学生在运动参与指标方面的评分为83分,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可以求出其他各项指标得分,再把各项指标得分相加然后求平均值,就可以较准确的计算出学生综合得分。这种评价模型再不需要人为因素的影响,体育综合成绩得分比较客观。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探索运用粗糙集理论与模糊矩阵方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可以较全面较客观地反应出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多个方面,从教育实践中经过两次筛选出12项重要影响指标,计算出各指标中的权重分配,其评价过程完全由数据驱动,而无需任何先验的知识,由此排除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影响,使得体育综合成绩的评价更具客观性。当然在原始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各个学校评价指标的选取也会有所不同,学生样本数据差异会影响到评价结果的不同。 在中学体育综合成绩评价中,通过选取有进步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指标,全面综合的考虑了学生的各项指标,各影响指标不但激励了体育教师而且积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不能只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而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价措施。能真正地把体育教学评价工作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来,才能做好学校体育工作。 参考文献
[] 杨江南.教学反思:高分与素质并重的学习方法[N].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11(2).
[] 刘纯银.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N].人民日报.2006.12(11).
[] 张文修,梁吉业等.粗糙集理论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 曾黄麟.粗集理论及其应用[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33-80.
[5] 杨光,刘喜友,刘淑梅.基于粗糙集理论的CUBA运动员个人能力提高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教文汇: 中旬刊.2009,(08):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