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技术传播专业教育方面,国内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技术传播人才也相对缺乏。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如果专业教育和培训滞后,人才缺口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
四、“技术传播”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整合相关学科资源(例如计算机、信息技术、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印刷出版等)直接创建“技术传播”专业。独立的专业应该是技术传播学科建设的发展目标。或者,较为保守的做法,在相关学科的课程设置上增加技术传播的相关课程。
其中最简单、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从科技英语方向的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衍生出技术传播方向的专门用途英语专业。这样做的优势在于: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目前多数的科技英语教育缺少明确的目标职业定位。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将“技术传播”作为科技英语的目标职业,从而科技英语专业的绝大多数教育资源可以直接用于技术传播英语专业。
(二)可以直接使用技术传播相关英语课件资源。由于“技术传播”在美国及欧洲的发展最为成熟,多数的研究成果均为英语。以英语专业为基础创建技术传播专业,可以免于翻译课件素材。
(三)师资易于培养。科技英语教师可以更容易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尽早掌握技术传播相关知识并用于教学。
(四)毕业生就业前景较好。国内许多公司接受和应用“技术传播”理念是源于产品出口的压力。国外用户已经接受了基于“技术传播”理念开发的产品文档或信息产品,因此,出口产品的英文配套文档也需要符合“技术传播”理念的标准和要求。
对于技术传播方向的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一)英语专业公共课程。重点课程。可以完全采用现有的英语专业公共课程。
(二)技术传播学理论。重点课程。包括技术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规范(如DITA、S1000D)和实践经验等。其中包括技术传播学的语言规范。
(三)科学技术基础。可以结合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电子、计算机、通讯、航空航天、机械、医药、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某一行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以便将来更好地从事该行业的技术传播工作。
(四)工具软件介绍。包括文档编辑软件、图形处理软件、文档发布软件等。最新的技术传播学技术规范(如DITA、S1000D)建议采用基于XML的文档开发软件。
(五)实践操作。涉及的内容应包括用户需求调查与分析、信息架构设计、技术写作、可用性测试等。
五、课件资源的获取
国内高校可以调查国外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及所用的教材,然后有选择的采用。
例如,《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 Practical Approach》就是一个美国经典教材,国内已有发行:
WILLIAM SANBORN PFEIFFER.科技交流实践教程(第六版)(英文版)[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本书介绍真实工作场景中,尤其是与科技相关的领域中的写作交流方法与策略。此书除讲述科技交流写作过程、结构方式、各种工作文档的写作方式外,还介绍工作道德、国际化交流中的注意事项、网络交流和口头交流的策略,并针对非英语国家学习者在英语语言和写作技巧方面给出了重要提示。每章设有文档样本、写作指导和仿真交流任务,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本章的内容[5]。
此外,可以调查国内外的公司或技术传播行业组织,选择他们的研究成果用作课件资源。
例如,下面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材素材。其作者主要来自IBM,其第一作者还参与了DITA规范的制定。
GRETCHEN HARGIS, MICHELLE CAREY, ANN KILTY HERNANDEZ, POLLY HUGHES, DEIRDRE LONGO, SHANNON ROUILLER, ELIZABETH WILDE.Developing Quality Technical Information: A Handbook for Writers and Editors[M].2nd ed. Indianapolis:IBM Press,2004.
本书为“技术传播”工作者最为常用的参考书,是许多公司信息开发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本书支持DITA规范,从易于使用、易于理解、易于查找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了技术信息的9个质量要素以及实现这些质量要素的途径和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
许多公司都制定了自己的文档规范,这些规范也是很好的教材资源,如微软的《Microsoft Manual of Style for Technical Publications》。
相关技术传播规范(如DITA、S1000D等)也是重要的课程素材。
国内已经有出版社发行有关技术传播和技术写作的影印版书籍。可以通过“当当网”、“卓越亚马逊”等网站搜索。
[1] 王希华、徐奇智.技术传播学历史及概念 [EB/OL] .[2009-7-4].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1/31/content_5679047.htm.
[2] Society for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chnical communicator and technical writer?[EB/OL]. [2010-3-2]. http://www.stc.org/story/tc_tw.asp.
[3] TCeurope. Members[EB/OL]. [2010-3-2]. http://www.tceurope.org/index.php/members.html.
[4]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Professional & Technical Writing Programs at Other Institutions. [EB/OL]. [2010-3-2]. http://www.unlv.edu/programs/techwriting/other.htm
[5] WILLIAM SANBORN PFEIFFER. 科技交流实践教程[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医药》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改革与开放》
《广西电业》
编辑QQ
编辑联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