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守意识差,紧退、选位、补位协防能力差
当前手球运动的防守战术越来越完善,面对进攻的复杂表现,在防守形式上也会有多种变化,这就要求队员在防守意识上适应当前防守技、战术。有些队员防守能力差,除了技术上的问题,主要在意识上缺乏对场上情况的应变能力,如盯人时就只是盯住自己的对手,而选位、补位等协防意识就跟不上,发挥不了全队的集体防守作用,在对手大范围的扯动下容易造成空挡,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3.进攻方法单调,不能有针对性地变化多种进攻战术
我国手球运动员对阵地战、密集防守普遍存在着缺少破门的技战术的“手球意识”,往往采取长传冲吊或传中争顶等单调的打法,一旦被对方盯死有威胁队员,整队便束手无策,而不会多变地运用中路突破、短传渗透、两翼传中等多种战术攻击对方球门。这主要是“手球意识”差,针对场上的形式缺乏灵活多变的意识思维,不会采用多种应变措施所致。
六、手球意识的培养方法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形成手球意识的前提,是形成正确手球意识的条件。有些运动员“意识”不强往往表现在临场情况不明,头脑不清,场上运动盲目,致使本人和全队技、战术的动用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重视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经常观摩训练和比赛,丰富自己的间接经验。在观摩中积极思维,将观摩看作是自己的一项实践机会,有意识地进入角色,并对场上的每一情况变化都做出一个假设性的思维反应,然后再同场上队员处理该情况所使用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动态观察能力,特别是两个以上动作的组合与衔接。培养运动员用眼睛余光观察的能力。
2.注重间接经验的积累
意识是一种经验的综合反应。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依赖于经验。作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间接经验积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积累间接经验即是对前人经验的借鉴,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一个捷径。积累间接经验,应注重教练的理论传授,使理性知识得到升华;阅读前人的经验总结(有关专业文献、资料),从中得到启发;系统学习有关专业理论知识。
3.基本技术训练与手球意识训练相结合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不是独立地练技术动作,而是贯穿手球意识的内容,把基本技术训练与培养手球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有助于在练习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技术运用能力,加快手球意识的培养。
4.战术思维训练
球场上的各种信息进入运动员的大脑后,需要运动员经过自己的思维迅即做出判断。只有判断迅速准确,才能及时采取适当的技术、战术动作。因此,要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要求运动员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想练结合。这是激发运动员战术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对形成和提高手球意识能力有很大帮助。
5.注重节奏
比赛节奏是一种艺术性的配合默契的集体行为。增强队员的节奏意识,必须使全队思想统一,使反应和行动产生积极影响。在技、战术教学和训练中,应对节奏提出明确的要求。
6.教练员的主导作用
手球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于每次训练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把手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使他们明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职责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正确解决,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手球运动员的意识问题是手球教学、训练中的一项复杂、重要的内容。应在教学训练的基础上,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通过看、学、讲、练等手段,达到提高手球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祖俊.足球[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2]李岳进,关于足球意识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
[3]陆国萍,周志仙. 从心理学角度论球感和球感能力的培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