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对策思考
针对青年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视社会教化和青年自身内化的质量。
(一)坚持素质教育持久化
素质教育不仅要让青年“学会知识、学会生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因此,必须坚持多头并进,多管齐下的原则,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一是内容与信息社会同步。由于大众传媒使信息具有渗透性、广泛性,影响着青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电影、手机等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发挥信息教育的功能,使青年接受更多新知识,传输正能量。二是形式与信息社会同频。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实现理论的穿透力和情感的感染力的有效整合,使青年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三是注重教育的层次性。根据受教育者的文化层次,有针对性地分层次系统化规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特别分清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区别,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四是革新教育理念。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其不再是口号,真正的教书育人。同时让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努力缩小学校、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别。五是强化社会教育引导。社会中的宣传、媒介等应该形成良好的引导方向,尽量规范市场的“新鲜度”,将优质的信息传递给接收者,从而引导其正确的思想态度、人生规划。
(二)重视家庭教育规范化
父母是青年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都时刻影响着自己的孩子。随着家庭小型化的发展,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特别的作用。一要科学化的教育。针对父母教育的书籍及研究越来越多,家长需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模式,并根据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因地适宜的教育模式。二要进行爱的教育。爱有很多种方式,你爱孩子的方式决定了他将会成为怎样的人,决定他对于爱的理解。不要将爱变成成长的负担。三要注重人格培养。父母在生活中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注意对孩子尊重人、帮助人,先人后己等品格的培养,积极塑造育人为主的定势,培养会做人、先做人的意识。四要加强沟通。沟通是良药。沟通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模式,和孩子成为“朋友”,平等的与其对话,了解他真正需要都是什么,心里想的是什么,从根本上了解他的成长轨迹。
(三)注重自我教育能力提升
青年成长过程中的进步的幅度,与其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自我教育的能力关系甚大。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知识的传授,都需要青年用自己的感官去接受,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整理和储存。没有内化的过程,任何强制性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 一要提升自我认识的意识。引导其青年自我感知、自我体验,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形成理性的自我认同,积极乐观地面对在社会中遇到的坎坷,形成良好内省力,并不断提高与人交际的能力,形成积极良好的社会交际圈。 二要加强心理教育疏导,正确认识和看待得失。正确看待心理不良反应,懂得适时求助他人,及时排解心中不快。遇到挫折时,能够正确看待并积极调整,做一个“阳光”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