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某学科很感兴趣,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相反,则很难学好。高中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强,如果老师能把知识内容变成一件“新鲜事”,何愁不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这就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科学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法宝。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做到一下几点:
1.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我经常让学生给我写建议,如“老师该怎么给我们上课”,“我喜欢老师怎样的上课方式”等,听取学生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一定的教学方式。力争做到尊重学生,不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学生喜欢你,你的课堂教学已成功一半。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氛围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创造“可教时刻”吸引学生。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具体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是课堂情境创设。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例如在“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我就用两袋洗衣粉作为新课的引入,一袋是普通洗衣粉,另一袋是加酶洗衣粉,然后让学生仔细阅读其成分与使用说明,提出:“你会选择哪一种洗衣粉洗衣服?为什么?”、“为什么加酶洗衣粉在使用时最好用温水进行浸泡?”“真丝类、皮毛类的衣物能否使用加酶洗衣粉?”等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
3.课堂上精心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思考热情。
4.恰当的使用多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手段在当今教育中已经发挥了特殊作用:它能增大教学容量,开阔学生视野,诱发学生思维;它使生物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技术的应用,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平台,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的重要手段。
例如“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既是生物的生殖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多用挂图、板图进行讲解。再生动的讲解也无法表现出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讲解的内容往往过于抽象而导致学生一知半解,印象不深。而CAI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将减数分裂过程以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动态的演示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快速掌握相关知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善于进行趣味性总结。
将枯燥的理论转变为一些趣味性的语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记忆。例如,学习《细胞的有丝分裂》一课后,可以将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称总结归纳为:(前期)仁膜消失显两体,(中期)赤道板上排整齐,(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新壁建。
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我们课改的主阵地,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我对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还处在摸索阶段,需要自己再学习,多积累,不断思考与实践。更需要和同行多交流,在交流中得到指导,得以修正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