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教师实现自我成长,体现自我价值。上文曾提到,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衡量学校和谐与否的量化标准。那么,大力支持教师自我成长,体现人生价值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条途径。和谐学校要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师与学校协调发展,两者互为促进,重视教师个人发展更能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学校要通过正式、非正式组织对教师发展的进行引导,形成正确舆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推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初期可通过钢性制度建设开创新局面。加强培训是个人发展必要的基础,学校要以培训是最大“福利”的理念,创造机会让更多的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宽知识面,促进理念更新和新知识体系的建构。结合学校实际,请进来、走出去,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使所有教师都接受到最新信息,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以此激励教师在普通的岗位上努力去做,用心去做。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之所以有的老师总觉得上苍在亏待自己,是因为过分的强调了自我,弱化了别人的存在。这其实是没能摆正心态。师爱是教师职业幸福的来源。马卡连柯说:“学会爱人,学会懂得爱情,学会做一个幸福的人——这就是要学会尊重自己,就是要学会人类的美德。”学校管理者要将枯燥乏味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同心理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结合起来,想办法提高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能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要用情去触摸,体验幸福也是一种能力”,能带着欣赏、宽容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能用爱心去教育人和影响人。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是中小学校发展的必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更是人的自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