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新课程背景下谈幼师音乐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新课程背景下谈幼师音乐课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来源:互联网 sk015 | 李艳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幼师音乐教学 现状  导入    参与    体验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2、促进了教师的发展

  在新课程背景下职高幼师专业音乐课导入设计的研究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好地学会思考,在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下工夫,在教育资源的开拓、教学设计、了解学生心理、营造课堂氛围、与学生交流技巧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会有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得以形成,自身素质得以全面发展。例如,教科研能力的显著增强,此外,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成绩显著。

  (二)研究的思考

  1、教师要学会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有批评地在行动结束后进行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会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2、关注学生心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因受各种因素影响的较多,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的各种心理特点,及时渗透思想、品德、人格、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的教育,认真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行为习惯问题、品德问题及心理健康问题。如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加以积极的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实事求是地、客观公正地对他人、对自己作出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有用人才。

  总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汽车博览《汽车博览》
《汽车博览》(月刊)创刊于2005年,是由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省汽车行业协会主办的汽车刊物。 《汽车博览》的办刊宗旨是“成就高品质生活”!发展目标:《汽车博览》...
体育学刊《体育学刊》
《体育学刊》原名《体育学通讯》,由林笑峰教授于1987年创办,编辑部设在华南师范大学。1994年更名《体育学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和华南师范...
中国化工贸易《中国化工贸易》
《中国化工贸易》(月刊)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是中国化工贸易界的综合性杂志,中央级刊物。拥有良好的政府、专家资源及海内外学术合作关系。重点报道国内外化...
现代畜牧兽医《现代畜牧兽医》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官方网站。电话:024-23264602 024-23448286,地址:沈阳市和平区...
驾驶园《驾驶园》
《驾驶园》杂志于1989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城市出版社主办,是全国首家面向汽车用户的中央级综合期刊。每月5号出版,发行...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杂志,于201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0-1366/TP,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