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在作品中对人性的强调和对欲望的放纵,亦反映了他的反抗,因为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纪德亲身见证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神没有死去,而是以其他的形式展现出更强的力量和对人类更强有力的主宰。在社会化大生产面前,每个人的个性和欲望已不再张扬地显现,每个人都只是社会机器活动中的一颗螺钉。他看着社会前进的车轮大声地怒吼,就像唐吉柯德一样,用自己渺小的力量和风车作战。
一方面,纪德的声音提醒人们关注自我,找回自己,成为这个社会大机器中与众不同的一个,因为在他看来,没有欲望的生活不能称其为生活,而没有个性或者说不能展现自己个性的人生也不是真正的人生;另一方面,纪德激进地诉说着他的观念和理想,召唤人们去体现“自我”的时候,放纵天性,“做我们自己”,挣脱家庭和传统道德的束缚,赢得随心所欲、成为真正自我的自由。纪德在强调人的随意性、反传统、追求绝对真诚的同时,又常常使其笔下的人物走向另一个极端,这集中表现在《伪币制造者》和《梵蒂冈地窖》两部小说之中了。纪德在感情上对诸多价值观念追求绝对化,在理性上又否认绝对的存在,他在痛苦的矛盾和思索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他不强调小说的故事,却刻意以小说的形式表达他的人生哲理和观念,因此读者能从纪德的作品中受到启迪,引发深思,这也许是其作品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1.《纪德研究》,朱静、景春雨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纪德评传》,[法]埃里克·德肖著,罗泼译,花城出版社,2004年版。
4.《纪德》,[法]克洛德·马丹著,李建森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