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微情”监测,既要疏又要导。一方面,当代学生学习就业压力大,且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思想言行偏激,这些情况可以从微博上察觉出来,因此,要进行“微情”监测,及时疏导和纠偏,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要借助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搭建,积极引导,把大学生的注意力和社会关注点聚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来。例如可以创建一些类似“微博论时政”、“微博议热点”、“微博评天下”的主题微博,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其中,以此来实现思想引导的寓教于乐。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微博在网络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新事物的产生预示着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然而,新事物的产生也往往被传统的旧事物加以利用,阻碍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尤其是像微博这种信息媒体,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最为深刻,务必要正视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全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 [美]谢尔·以色列:《微博力》,任文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 王天意:《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 范芸芸,毕莹。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微博—浅谈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科技教育。2010
[4] 严佳。浅谈微博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素质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