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学生去猜测和想象,激发学生探究的潜能。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有独特性同时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正视这种差异性,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学生在参与探究学习中,已经获得了合作探究的经验,他们学会了“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同时,要参与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去,与学生交流沟通,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要求学生对合作探究活动进行分析、回顾,引导学生思考在探究中,哪些问题真正懂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不清楚,实验设计是否能够进一步完善,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的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等。通过自我评估,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改正,总结经验,提高认识。
(二)巩固学生探究的收获,启发思维能力的升华。
合作探究结束后,要及时对实验进行总结,在总结发言中,学生之间讨论时要求学生能准确表达自己观点,其他学生要善于倾听,尊重理解同学,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在学生互评中,要求学生学会反思,鼓励提出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实验中虽有百花齐放之乐,却也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老师此时的作用可谓“画龙点睛”,不失时机的点评实验的得与失可加深对实验结论的理解和掌握。使实验结果得到进一步拓展,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罗列,是针对实验所验证的的理论的总结,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浪潮中,积极对物理新课程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进行尝试,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为主动学习的主人,变学生的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使教师的外部指导转化为学生内部发展动因[4]。以上只是我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方面的教学尝试中粗浅的认识,实验中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实施小组合作探究不,要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改进、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才能拓展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