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学生的现实生活设置教学情景
生活化课堂必须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载体,密切联系学生当前的生活世界,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精神之流进入学生的生活,才能成为一种生气勃勃的智慧和精神,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例如,在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向学生演示现实生活中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或者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知识。又如,在复习哲学生活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时,学生觉得原理较抽象。我首先投影了一则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出现下滑的新情况,中国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存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等利率。探究问题:我国政府作出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决定的依据是什么?学生通过对比现实情况,分组思考讨论,明白到:我国政府作出下调利率的决定是由于我国客观的经济情况变化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形势变化和国内经济出现下滑是客观的、物质的,而中国政府采取措施———下调金融机构利率则是人制定的、是主观的、即意识的。故此材料反映了客观决定主观,即体现“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此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现实生活经验。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打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通过思考讨论是让学生对材料反映的“主、观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生成有关唯物主义的知识。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应对金融风暴的看法和大胆构想,有些观点还出乎教师的意料。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
以往学生对政治课兴趣低下,“学而不信,知而不行”;而通过体验教学,使学生亲身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识情感。比如在讲授内外因时,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取等量的水和油同时加热,发现水比油先沸腾,让学生从亲身观察中去体会、思考为什么同样条件下会是水先沸腾,从而得出结论的水和油这两种物体的沸点不同,进而联系所教内容体会到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回归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
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因此,政治教学应扩展时空,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的内容之后,可以让学生去市场上调查,从月饼的价格看价值规律,让学生通过市场调查来发现问题。学生经过调查发现,不同品牌、不同包装、不同时间(主要是中秋前后)市场上月饼的价格有很大不同,对这一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课后整合学生直接经验和从教材中学到的间接经验,再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教师布置“中秋节永春月饼市场分析”、“永春芦柑价格的思考”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真正感受知识学习的有用、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的成长。
四、结语
总之,生活化的教学使政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之中,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参与精神、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因此,应努力通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来探索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即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规律,将学生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的直接经验相结合,构建学生感兴趣且能主动进行的学习活动,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担当课堂主角的过程中,品尝探索的快乐、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