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将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在授业传道的过程中要注意元认知能力渗透的教学课堂设计。Pugalee 研究认为,问题解决包含问题的定向、组织、执行、确认等过程,而每个步骤包含着不同的元认知活动。比如,在法商英语课程中的口语话题组织时,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为主旨设计教学元素。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未来工作中涉及到的感情、生活、学习等问题作为主题元素。贴近生活的话题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以练习口语表达为载体,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应对各种困惑的能力。同时,应该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整合师资力量,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群策群力广泛调研,设计契合元认知能力的教学计划,在具体的每个教学细节中渗透元认知能力培养问题。
3、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学生沟通,同时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归档。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网上BBS与学生及时沟通。将学生学习状况纪录在案,以避免在不同学期之间因为更换老师而产生学习资料衔接不上的情况。新任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和进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以随时查阅自己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力,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掌控法商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其归档材料还可以呈递给用人单位,让其对该学生的具体状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帮助人力资源部门做出正确的人事聘用选择。
总之,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安排体系,将法律、商务知识融合到具体的基础英语教学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在具体教学环节中渗透、启发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可以解决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的“懈怠”状态,以及英语学习教学效果不明显问题。这样不仅顺应了我国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转型趋势,而且将法商英语教学目标以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在这种框架下学生的培养不但体现法律院校特点具有较强的法律英语表达能力,同时结合就业市场需要具备良好的商务沟通技能和具有自觉学习和较强抗压能力的综合发展潜力,为培养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Flavell, J. H. (1970). Developmental Studies of Mediated Memory. In H. W. Reese and L. P. Lipsitt (Eds.) Advances in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Behaviour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 O’Malley J M & A U Chamot.(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Printrich,P.R & De Groot E. (1990). Motivational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pp.33-50.
[4] 蔡基刚.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4)
[5] 何懿雯,王祖浩. 国外教学中的元认知研究新进展[J]. 上海教育科研 2006(5)
[6] 戴炜栋,200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5):3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