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差异协同论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内部的结合能力都来自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差异性相互作用下的协同。就学习课堂而言,其本质就是由具有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的学习者组成的协同体。本文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差异性这个方面来研究如何进行差异教学,并共享这些差异资源达到学生整体的协同进步,从而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个体差异;差异教学;和谐课堂;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以人为本理念的推广,“以学生为本、关注差异”不但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新课改的理念。首先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性,承认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性。同时还要认识到这种差异所蕴含的可供开发的对教学的动力之源,它就像水位差中蕴含着水力资源一样,一经激发便会迸发出无限的能量。因此,我们要把学生个体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研究差异、尊重差异,共享差异。
一、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叫做个别差异、个性差异,它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虽然他们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点,但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德心理特点总是带有其个人的色彩。
学生个体之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既表现为兴趣、性格、思维方式、学习品质等后天素质;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太相同。正如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将人的智力类型分为七大类,但每个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在生活中,我们也会听到类似这样的说法,这个学生很聪明;那个学生很活泼,善于交际;还有的学生比较安静,喜欢思考等等。
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各具特色,但是各种智力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这些智力因素在每个人身上体现的程度不同而已,当下学生正处于成长期,其智力可以通过后天的引导、教育来改善和提高。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发现学生的优势,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才能得到发展,把他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起来,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这也是先课标的要求。
二、学生差异是一种教学资源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可能来源于教师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可能源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主动的参与,也可能源于引人入胜的教学内容,而学生丰富的差异性、独特性也是它的重要动力之源。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教学的活力取决于学生有无个性,正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丰富的差异性表现,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倘若学生是无特色、无特长、无思想、无个性、无差异的个体,那么,课堂教学就极易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对学生差异的认识和态度,不仅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独特表现,而且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利用差异来增加课堂的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这些差异在课堂上被展示出来,相互碰撞时,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真实的交流就发生了。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一种资源,利用得好,确实可以转化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推动力量。
当代教学理论视差异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财富和巨大的教学资源,视课堂为学生展示自己独特性的舞台,鼓励差异,共享差异,以弥补个人经验的不足和视野的局限,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在交流分享中实现更为充分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交往互动不断展示差异、共享差异的过程。
二、基于差异教学的和谐课堂构建策略
面对这些个体差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上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真正贯彻新课标中“因材施教”的思想,开展差异教学。差异教学即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3]。具体实施如下:
1.把课堂放心交给学生交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并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安徒生的“丑小鸭”一课,让同学讨论以下一个问题:① 丑小鸭遇到了那些歧视和打击?在这些打击面前,丑小鸭抱什么态度,有什么追求?② 阐释这句话的意思:主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各种理解持尊重态度,允许差异观点的存在,针对其态度偏激或不合理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疏导,纠正,而不应该以老师传统的权威压制学生的想法。这种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既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恰;又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真诚、互相理解、互相提升的对话过程。
2.差异共享的对话方式
“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交流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其是一种“差异共享”,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实现了观点的交锋、思想的碰撞、方法的冲突,并在这种交锋、碰撞、冲突之中走向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因此,在课堂教学对话中,话语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交流财富,是激励和生成对话的条件。只有当课堂上出现不同的话语、不同的声音时,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才会发生。否则如果课堂上只有一种话语、一种声音,即使热闹非凡、喧闹无比,对学生的知识的拓展、思维的发展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放下架子,与每一位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在生生“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实现差异共享;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中,要放弃视“文本”为“圣经”的做法,既在领会与理解中,也在质疑和论辩中实现学生视界与“文本”视界的融合。
3.尊重学生的个性
学生个体差异千差万别,怎样才能尊重其个性,使其各自特长得以充分展示呢?教师除了要针对相关教学内容,大胆开展一些新颖独特又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用更加丰富多样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示自我的优势特长。如书画展、演讲赛、文艺汇演、学科竞赛、类比赛等活动外,还要根据实情利用班会给那些在某方面表现不是十分突出,但有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机会。比如举行“中学生形象美与时装展示”活动,请部分老师同学当评委,采取当场亮分形式,评出获奖名次学生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认识到一个形象美应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个性美的体现;同时也在使部分学生独特的表演艺术得到展示时,对美的认识更进一步加深,对激发和鼓励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活动,起到了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