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核心能力升级、扩张、强化过程不能及时跟进
核心能力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持续动力,但这个动力本身也是需要不断发展提升的。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多样,各个地方都有本区域的重点发展对象,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侧重,人才需求也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就必须具备跟上这种变化的能力,即核心能力的可持续跟进。
核心能力线 学校发展线 高职院校发展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支撑高职院校发展示意图
就目前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借助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都在有意或无意地加强核心能力的提高力度。但很多高职院校在经历了艰苦努力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核心能力后,受制于理论的贫弱,创新能力的短板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淡化核心能力的发展,其结果是核心能力退化,并有可能最终丧失了核心能力的持续动力源,致使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三 高职院校核心能力构建的途径及方式
从发展态势看,核心能力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战略选择,是高职院校在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的关键性能力。一所高职院校如果缺少核心能力在面对扩招浪潮的冲击和就业形势的困难是很难发展下去的。因此构建自身的核心能力就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最佳选择。
1.高职院校核心能力构建的途径
从企业的核心能力构建来看,一般由内部培育和外部交易两种形式[3],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发展可以充分借鉴,从内外部两种途径着手:一是内部培育,即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师资力量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完善实训设施等等,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和技能实训融合进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不断提炼、吸取而形成高职院校特有的核心能力,深职院模式、宁职院模式、柳职院模式等就是非常成功的实例;必须指出的是运用这种途径构建核心能力是一种有组织的集体行为,要通过协调各种院(系)和各个部门有机整合资源来表现。我国很多高职院校之所以不能建立起核心能力或有了核心能力却不能维持,就是因为高职院校整个系统协调不够,无法形成整体优势;二是外部借鉴,即借鉴国内外发展较好的高职院校的有益经验,在管理制度、战略分析、人才引进、校企合作等方面,采取学习或借鉴的方式获取核心能力,但这种途径获取的核心能力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通过内部的资源整合,将其吸收并予以发挥,找到真正适合本校的发展道路,才能形成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
2.高职院校构建核心能力的方式
我国高职院校起步晚,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的建设已经占据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鲜明的基调。因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核心能力的构建对自身发展壮大来说是一项必须的系统工程,依据自己的优势努力来建设核心能力。
(1)打造上下同心的学习型团队。构建核心能力首先必须进行观念统一,高职院校上下达成共识,有共同建设的意愿。高职院校的共同意愿是指高职院校所有成员对学校的普遍认同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意愿是高职院校中所有成员共同发自内心的、具体的、能够激发所有成员为学校的发展而奉献的任务、事业或使命,它能够创造巨大的凝聚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发展蓝图和预期目标。一种可行的方法是让全体教职工一起总结本校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判断本校是否形成核心能力。一旦本校的核心能力形成共识,就应该应使全体教职工认识到:我校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我校应该如何强化、扩张、升级核心能力等等。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规模基本完备,只要建立上下同心的学习型团队,切实转变观念,就为学校核心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子”文化。所谓“影子”文化就是指地方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产业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等等。因为“服务地方”是高职院校的基本点之一,高职院校核心能力的构建,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了解自身所处地方的经济背景,在追随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加大与地方企业的融合力度,就必须大力打造适应地方企业的“影子”文化。根据培育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高职院校应大力打造融入“影子”文化课程,在“厂中校、校中厂”的真实生产环境中完善实训基地职场化环境营造,同时通过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展产业化教学等途径把“影子”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使学生充分感受企业文化、深度了解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尽快成长和成熟,在进入职场时就完成企业文化的积累和应用,这对于高职院校提高就业水平、提升自身办学质量、服务地方的职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打造一流的职教科研队伍。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吴启迪同志明确指出职教科研是我国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事业发展、繁荣学科建设、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4]而目前,“职业教育要探索的东西很多,成熟的东西不多,甚至置群众的感受与企业的需求而不顾,自说自话……职教科研满足于写一些论文、出版一两本专著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5]这就给当前高职教育科研提出了非常尖锐的问题,因此没有一流的科研队伍是很难在激烈的竞争力中稳固地维持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打造一流的职教科研队伍就尤为重要,一是提高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综合科研素质,二是加大科研人才引进的力度,三是加强面向地方主要产业产业的研究机构或研究团队的构建,四是建立切实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五是加强科研成果和技术服务的机制管理等等,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核心能力,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超.核心能力理论战略及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5:35
[2]周游.学校经营—理论、模式与机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245.
[3]田家华.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及其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20
[4]吴启迪.职教科研是发展保障[J].职业技术教育.2006.7:19
[5]我国职教科研滞后:不能只写论文出专著[N].中国青年报,20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