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学生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课外科技活动并写出论文, 也是培养他们初步科研能力的一个创新实践。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将所学的某一门或几门专业知识综合、灵活运用, 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几年来,材料专业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科学研究,在核心或非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科研论文。
3.4 让学生进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改善人才培养环境, 缩短就业适应期
一方面,随着学校招生人数的逐年增长,毕业设计所需的实验设备、实验场地以及指导老师明显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 有些与用人单位签约或有意向的学生要求进入用人单位完成毕业设计, 用人单位也希望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学生与单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上矛盾。
当然,让学生进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教学任务并不是把学生“放掉”, 而是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系部要组织教师开展调研活动,改革教学计划设置,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联系起来,增加毕业设计时间。其次,鼓励学生利用每个寒暑假,深入企业进行切合实际的社会实践,为将来到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基础。再次,通过互联网或其它媒体,宣传毕业设计政策,为企业和学生提供相关信息。最后,针对到校外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系部还要制订出相应管理措施。
学生到用人单位完成毕业设计不仅使用人单位和系部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合作关系,而且用人单位可以尽早了解和培训员工,学生也能提前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和将来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认真锻炼和表现自己的机会。用人单位提供给学生的设计课题涉及面广,大多数要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这样的课题在校内是很难完成的,需要用人单位先进的实验手段、仪器、设备以及一些基础设施。学生到用人单位完成毕业设计还获得了直接参加工程实践、科研项目或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机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经过学生的刻苦努力以及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受益匪浅。
3.5 从企业引进实际课题, 师生联合研究与设计, 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这一形式的毕业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组织部分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企业的科研需求,解决企业中的实际课题,把这些课题或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带领学生联合研究与设计。
相对来说,这种形式要求学生的理论水平要高,基础知识要牢,思维要活跃。这种从企业引入的“实战型”毕业设计课题既能够为企业服务,又能接受生产实际的检验,还可以从企业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经费中支付学生毕业设计经费,缓解了毕业设计经费不足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得到锻炼,教师也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师生均有获利。当联合研究与设计的项目被企业采用后, 师生的创造性劳动得到承认,劳动成果的价值得以体现,有效地激发了师生的科研激情和创新欲望,为教师的知识更新提供了动力源泉,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效帮助。比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表面改性实验室引进了桂林橡胶设计院、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课题,由师生共同攻关,既解决了企业的困难,又锻炼了学生。
4、结语
产学研合作是对本科生毕业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全面创新。以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组建联合指导教师团队、学生团队, 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 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更有利于突出和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实践表明,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蒋占四,蒋慧.新形势下工科类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12):187-193.
[2]吴盘龙,李星秀,薄煜明.毕业设计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理工高教研究,2007,26 (5):104-106.
[3]符杰,宋文武.工科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1,28(2):49-51.
[4]于华,石红信,张柯柯,等.新形势下生产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4):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