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提高党校教师职业成熟度的两个重要途经
提高党校教师职业成熟度的两个重要途经
来源:互联网 sk010 | 程娟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教师  职业成熟度  途径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提要:党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人,在教师,在教师职业的成熟度。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提高,既需要教师不断完善内部系统,自我走向成熟,也要求学校管理者不断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职业成熟度提高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教师 职业成熟度 途径

  党校教改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服务。而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人,在教师,在教师职业的成熟度。

  教师职业成熟度是指教师在职业认知、情感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对教师工作的适应程度。我个人认为,提高党校教师职业成熟度离不开这两个途径——内部系统的改善和外部环境的改革。在此,我就第一个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里的内部系统指的是教师自身的职业理想、责任感、职业能力、成就感、独立性、自主性、意志力、适应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等共同构成的影响和制约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如果这个系统是良性的,就表明教师职业成熟度高;反之,则低。为此,教师在自我提高时就应该注重内部系统的改善。具体而言:

  第一,通过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来培养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责任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担负着神圣而伟大的使命,必须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倾注于培养对象。党校教师所担负的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使命。因此,党校教师所担负的就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社会,关注本地区的实际。人们常说: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关键在这个地区领导干部的素质,而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又反映了党校教师水平的高低。可见,党校教师对本地区领导干部的素质,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党校的教师,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职业的神圣与伟大,并以此来强化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责任感。

  第二,通过对教学艺术性的认识来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方法和讲课艺术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作为党校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一般能力以外,还要具有一种综合的特殊能力,主要表现为了解学生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化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自如地驾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通过不断提高职业修养,树立积极的长远目标来成就自己的成就感。成就感是一种重要的内心体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认真的、投入的做一件事,成功了,就能从中得到莫大的安慰和快乐;反之,则会失落。为了获得成功,教师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职业修养,树立积极的长远目标,要有一种“做教师就要做一名好教师”的决心和勇气,在传播真、善、美中体验和成就自己的人生。

  第四,通过独立思考和处理工作中的复杂问题来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强是教师职业成熟度高的重要标志。它表现在教师的创新能力上,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的能力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上。党校教师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诸如抓到课率的,付出与回报的问题,同事之间的相处问题等等。如果只一味地因循守旧,唯命是从,死板生硬,只能表明这个教师的职业成熟度不够。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要能够挣脱对他人,对本本,对常规的依赖。自主的冷静的对待,要区分主次,换位思考,朝着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努力。

  第五,要学会在艰苦和平淡中磨练意志。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周期长,见效慢,影响因素复杂。与此相对应,教师工作清苦而平淡,没有丰厚的物质待遇,整天重复着“三点一线”。正是这种清苦与平淡使很多人害怕当老师,改行。但这恰恰是一个磨练意志的好行当。如果我们学会用苦读深究的精神来面对生活,所有困难都可以迎刃而解;如果我们学会用平淡面对人生,我们将会收获无数的快乐与满足。党校教师要专心耕耘好自己的领地,学会从别人的收获中获取慰籍,默默无闻的奉献,在奉献中不断走向成熟。

  第六,通过不断克服自身的弱点来增强适应能力。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人类正是在不断克服自身的“不变性”中去战胜困难、顽强地生存下来的。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教学体系要变,教学指导思想要变,教学方法要变,教师的角色要变。为此,党校教师要不断克服自身的“不变性”特质来适应这种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角色的转变,要从传统的、单纯的“传道、受业、解惑”的角色中转变过来;其次是教学技巧的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因材施教。对主题班,应以中心发言、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为主,切忌“满堂灌”;对学历班,则要实行灌输式、启发式、参考式、案例分析、讨论、推理等方法的灵活使用。使学员真正成为教学的中心;在教学艺术上,力图做到生动活泼而不,注意节奏而不平铺直叙,突出重点而不失偏颇,举例精当而不随意发挥,教态谦虚而不过分渲染。这些转变无疑是对教师传统意识和习惯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师正视现实,克服自己的不变性来增强适应能力。

  第七,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来建立自我发展系统。自我发展系统是人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该系统是建立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基础上的。党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好的专业理论素质,前瞻的理论素质也及必要的教学技巧。我们要围绕这些方面来对照检查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树立目标,并朝着目标去努力。还要善于培养进去精神,自加压力,勇于迎接挑战。

  通过以上方法来实现党校教师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让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向成熟。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教师职业成熟的提高不是单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因为外因也是变化的重要条件。外部环境对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提高也致关重要。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不断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职业成熟度提高的外部环境。把改善内部系统与改革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循序渐进地为党校教育培养出更多,职业成熟度更高的教师,以适应党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教师职业成熟的提高不是单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就能做到的。因为外因也是变化的重要条件。外部环境对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提高也致关重要。这就要求党校管理者不断改革,创造一个有利于教师职业成熟度提高的外部环境。把改善内部系统与改革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教师职业成熟度提高的重要外部条件。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指学校管理者创造的影响教师职业成熟度提高的各种条件的总和。这些条件主要包括激励机制、培训机制、教学科研活动、管理制度与措施等。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积极性不会自动产生,它要经过这样的心理过程:内部需要——外部刺激——动机——行为 可见,教师积极性的产生仅有理想、责任感、成就感等还不够,还要借助外部诱因的刺激才能进一步激发其动机,发挥其潜力,最终产生行为。而行为是否符合管理者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激励者即管理者所采用的方法。因此,激励中激励方法是否恰当致关重要。管理者可以借助目标激励的方法吸引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他们有奔头,有盼头,有付出也有收获;借助强化激励法所产生的奖励和惩罚效应来制造一种压力,让教师朝着有利于管理者要求的方向发展;借助情感激励法来改变教师的态度,调整教师的情绪,使之产生情感认知,最终符合管理者的要求。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杉乡文学《杉乡文学》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杉乡文学》杂志官方网站。 《杉乡文学》(月刊)创刊于1987年,是由贵州黔东南州文联主...
供用电《供用电》
《供用电》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1-1467/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安全生产、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双月刊)创刊于2001年,是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在体现学校学科特色的同时,兼顾其他人文学科。 《南京农业...
新课程学习(上)《新课程学习(上)》
《新课程学习(上)》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主要围绕教学改革和实践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是一份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的指导刊物和基础...
中国锰业《中国锰业》
《中国锰业》(季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全国锰业技术委员会、湖南特种金属材料厂主办的我国锰行业及时家以推广锰业及相关行业的先进技术及交流生产实践经验为特色的...
河北纺织《河北纺织》
《河北纺织》本刊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