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课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课教学
来源:互联网 sk002 | 孙延香 郭彦新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创设情境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内容摘要】: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新课程的使用,我们必须要有新思考,形成新理念,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所提出的要求,真正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但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政治课教学,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是教学主体,转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创设情境,实现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创设情境

  【正文】:

  思想政治课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既枯燥难懂,又复杂难考的一门学科。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到思想政治课既好听又好懂,既好学又好学用,是值得每个政治老师探索的问题,我州于2007年12月全面启动了校本培训学习,恰逢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使教师的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那么,思想品德课如何教学才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呢?在实施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学能力方面,教师应如何去做呢?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应如何转变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对此,本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健全人格的核心是自信,教学生如何做人,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传统的教育模式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偏离了教育的核心,学校本是学生的家园,而今都让学生望而却步。以前学生的物质生活匮乏,但学生生活很充实;而今学生的物质生活富有了,但学生生活都变得单调了,因为老师一味地灌输知识,考分成了学生的命根,升学率成了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领导,教师为了所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各种手段,结果是学生的成绩上去了,学习兴趣消失了,这些都严重违背了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的终极目的背道而驰,这种教育是可怕的。

  新的教学观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人格。要求课堂不再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模式不再是被动简单的听、读、记、背,而是师生共同的互动学习共同体。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对新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自我。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知识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教学要真正体现知识,能力和态度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不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机器。

  二、用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的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提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抱着探究的精神,使学生在努力掌握现有知识的同时,体现出丰富的创造性。长期以来,要学生“死记硬背”这个顽症始终困扰着教学,尽管中考也实行了开卷考试,增加了开放性试题,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查,但却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课与其他课相比,概念较为抽象,社会现象纷繁,初中生的接受能力比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单调、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自主探究空间。我在讲保护环境的有关内容时,在看过环境污染的图片后,鼓励学生思考身边的环境状况,再思考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等,可以引发学生跃出书本去思考,去探讨。而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能够在这样的气氛中轻松获取知识。

  2、建立学习小组,进行竞赛活动。中学生思维活跃、好胜,表现欲望强。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可促使学生自主发展,在初三复习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一个个互助小组,一起复习,互相提醒补充,形成组与组的竞争,人与人的竞争,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3、开展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对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培养学生沟通、合作、共处、交流等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对存在的难点、疑点进行讨论和交流,对社会上普通存在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最后进行引导和评价以及补充,使学生逐步认识事物,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时,我首先向学生们讲授了“晏子使楚”的故事,然后问;晏子为什么要坚持从大门进入?这时居详同学马上举手回答可能有是过于激动,说到后面竟结巴起来,其他同学听后哄堂大笑,居洋一下子面红耳赤,我适时抓住这一突发事件,放弃了准备好的教案,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一;当回答问题时,我们如何做才算是尊重他人?问题二:当自己回答问题遭到其他同学取笑时,我应如何做才能赢得自尊?经过讨论,学生明白尊重他人要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能随便取笑他人。每个人都会出现差错,当面对别人取笑时,我们要豁达,大度些。这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中的知识点,又让学生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首先,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出示教学目标或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寻求答案。然后,学生解答问题,教师精讲释疑,学生会的问题不讲,通过“兵、练兵”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不讲,教师的职责是引导、点拨,最后当堂训练,当堂作业,当堂解决。

  三、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新的时代需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评价机制,新的教育方法,我们只有以全新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全面地评价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心灵关爱和行为引导,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一个案例:范小松,湖南省隆回县人,初中毕业后以“计划外收费生”进入隆回一中读高中。1996年3月5日,学校根据范小松一贯表现差违纪频繁,并且两次打人等情况,勒令其退学,1997年,范小松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其父认为这与隆回一中的处分有关,于是把隆回一中告上法庭2000年9月湖南省高院作出判决,隆回一中因处分学生不当一次性赔偿小松8万元,这一案例值得我们深思。

  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育更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江泽民同志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既然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培养各方面的素质,那就要求教育评价机制必须改变,不能仅仅以成绩评价学生,也不能因学生有违法行为来否定学生其它方在的优点,如果范小松的学校和老师不是带着有色眼境来看待、评价他,而是善于发现其优点科学地加认引导和矫正,也许结局便不会如此了。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扬长避短,勤奋学习,都可以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评价学生不能只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一标准,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设计多元的评价标准,智力,德育、劳动、音乐、美术、自立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应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去,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就可能为学生找出一条灿烂的人生道路,就可能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不同的人才。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暖通空调《暖通空调》
《暖通空调》杂志,于197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2832/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
水运管理《水运管理》
本站致力于《水运管理》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水运管理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知书为准。 《水运管理》...
化学进展《化学进展》
《化学进展》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383/O6,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科学基金,...
医学检验与临床《医学检验与临床》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44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
党史博采(纪实)《党史博采(纪实)》
《党史博采(纪实版)》(月刊)创刊于2005年,由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河北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 《党史博采(纪实版)》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基调鲜明的正确导向,坚持“以史鉴今...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杂志,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172/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调...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