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25个教师节前,海峡都市报和新浪教育频道推出了“教师幸福感”特别调查,结果有71.1%的老师和51.7%的公众认为,教师是一个很累并且没有成就感的职业,仅13.2%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高。看看身边现状,的确,教师尤其是普高教师,他们的生存状态确实堪忧,他们承受着生命难于承受之重:工作量大,“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工作压力大,学校成了一个“拼命”的地方;没有成就感,社会期望高、家长不理解、学生行为问题多,教师遭否定;内心困惑无奈,教师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矛盾张力下进退两难,教育的本来目标被异化和扭曲。不少教师曾经激情满怀,信誓旦旦,“既然选择了这方热土,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并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勉。可是这份激情却被现实一点点剥去,而今只剩下“倦怠”相随!当前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确是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但危害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暑期培训有幸聆听了教育家魏书生老师的演讲。魏书生将人生真谛概括为四个字:松、静、匀、乐。“松”是身心放松;“静”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匀”是呼吸调匀,公平做事;“乐”是乐观向上,永不停歇。他认为我们教师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的做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事情。“松静匀乐”,我想,听过魏书生老师讲座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四个字,更不会忘记他那种人生心态。是啊,当下的教师,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要在教师的状态中,努力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调整心态,驱散倦怠,对于教师来说,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教师首先要在一个普通人的层面上善待自己,而后才有资格去做好一名教师。一个不在状态的教师,一个不在幸福状态的教师,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必将或多或少波及工作和环境,轻者害己,重者殃及亲友同事,祸及学生与家长,如嚷嚷着“宁可为妓不可为师”之败类。
调匀呼吸,淡定平和,做一个在幸福状态的教师。
有一首叫《我感恩》的诗:“有每夜与我抢被子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乖乖在家而不是流离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们吃得很好;有阴影陪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理的草地、待修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读了这首诗,换种心态你会发现,教师可以感到幸福。是的,教师虽然干的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不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社会转型阶段,教师已无多少尊严可言,但是,教师又确有其特有的幸福感!它强于农人,农人面对的是依赖上天的土地;它强于工人,工人面对的是毫无情感的机器和零件;它强于商人,商人面对的是无言无语的商品和讨价还价的顾客;它强于医生,医生面对的是让人哀怜的病人和满面愁容的家属;它强于警察,警察面对的是狰狞的罪犯甚至鲜血生命,而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人,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他们似朝阳一般给我们活力,似春苗一般给我们希望,似山泉一般给我们清灵,似美玉一般给我们温润,和他们在一起让我们倍感生命的灿烂与芳醇。假日与几个学生相聚,一个财富几千万的学生笑问我:“师父,我该是您最好的学生?!”我严肃的回答他说:“你只是我最好的学生中的一个!因为,好不好,财富多少只是衡量标准之一不是全部,但你感觉很幸福,我为你感到幸福!”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与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与欢乐,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幸福。这种幸福感来自于教师职业的特有价值,来自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她绝不会因为当下价值观上的畸形而改变,不会因为教师的收入、工作量与其他职业的比较而改变。清贫也罢,清高也罢,我们作为教师不必太在意别人的评论,我们不要太纠结。朗如日月,清如水静,只要感觉幸福就好——毕竟幸福是自己的事,是与自己有相同感受的人的事!
个别教师可谓是“厌世者”,他们不是当面抱怨,就是背后指责,抱怨收入不够高,抱怨工作太累,抱怨条件艰苦,抱怨学生难教,抱怨同事不协作,抱怨领导无作为,甚至抱怨自己投错了胎误入了行,遇人遇事总是心里烦躁呼吸急促嗓门变大,根本不会用阳光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这种教师,可谓不在状态,遑论幸福。对此,我想说,如果他还年轻就最好另谋高就,如果不再年轻还是最好改掉此“癖好”,因为其害处多多,小处说害自己,犯贱丢自尊和自我煎熬,因为埋怨、指责、敌视、不满,只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糟;大一点说害他人,害人子弟,害亲人害朋友害同事;再大一点说害社会,有害和谐环境的建设。他们亟待学会改变自己,换一种看待人事社会的视角,调匀呼吸,平和心态。
接受现实,悦纳自己,心存感激,以阳光的心态一点,去感受我们渴求的幸福,我们不要麻木钝化了我们感受幸福的神经!
守住心灵,享受工作,做一个在幸福状态的教师。
享受课堂,享受教学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在课堂我们享受幸福,因为我们体现出了做一个教师的真正价值,享受着一个个惬意的场景:学生朗朗的书声,学生的专注目光,学生的静思默想,学生会意的微笑,学生的援疑置难,学生的讨论争辩,学生作业书写的沙沙之声呢喃自语,……课余我们亦享受着一串串幸福:案头写着学生成长足迹的作业与答卷,运动场上学生的抢夺拼争,寝室里师生间的问暖嘘寒,食堂里学生的狼吞或慢咽,节日里温馨的电话或短信甚至校外羞涩的问候,……教师人性的光辉总是辉映着学生光辉的人性或是激发学生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目光不要太游离,脚步不要太匆忙,内心不要太功利,只要我们少一些浮躁,多了一份宁静从容,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分内的每一件事,我们就会被氤氲在纯真、至善和甜美中,在这平凡而简单的生活中,我们能寻找到品味到享受到我们教师特有的幸福!我经常有这样的体验,置身课堂或处在学生群中,能使自己由浮躁归于宁静,由萎靡变为振作,教室、学生确实就是一个“场”,一个很给我们热情、力量、灵感的“场”,我们应该好好享受。魏书生老师说:你看别人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中;你看别人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当我们看到一个个学生在自己的引领和感召下不断成长,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是其他职业不能比拟的。
乐观向上,享受学习,做一个在幸福状态的教师。
时下不少教师疲于应付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不多,有阅读计划的更少,缺乏学习精神,不买书,不读书,不学习,有不少教师说不出自己专业核心期刊的名称,即使读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书、教参书或应景书,教学中抱残守缺,教学无风格,无个性,只是简单的把自己的教学理解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这是一种遗憾。这种教师不会享受到教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