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目前已经普遍实施新课程的条件下,高中政治教学中应该贯彻和体现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应该更好地在政治课的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更好地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到使学生“愿学”、 使学生“会学”和使学生“肯学”, 从而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策略、愿学、会学、肯学
[正 文]: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只有我们认识了其中的规律,并且按照客观的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教学活动也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中只有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学习,使学生愿意学习,能够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学。
要想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需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好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使学生会学。
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如果不能持久,不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也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所以还要肯学才行。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最终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使学生“愿学”。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自觉地,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学习,从而增强教学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这就需要广泛地搜集与所讲授内容有关的材料,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和新奇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快乐,从而对政治课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1、抓好导入环节。可以采用学生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导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幽默短文导入法。如在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由短文“教你几招识透一个人”导入吸引了学生。学生看后感觉很有道理。
谜语导入法。讲到《看问题要把握主流》时先让学生猜谜语“蹦蹦跳跳,吵吵闹闹。吃虫吃粮,功大过小。”(猜一个小动物)。答案是;麻雀。并对麻雀进行分析,究竟是益鸟还是害鸟。怎样判断和分析?从而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法。在讲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时候,首先让学生欣赏歌曲《漫漫人生路》和《红日》,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体会。再如在讲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时,联系歌曲《爱拼才会赢》,使学生在欣赏歌曲中受到教育,认识到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成功。
2、精心设计课件。在课件的设计上要考虑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精心加工、雕琢,把每一个课件都当作艺术品来看待。好的设计,能够使课件的内容锦上添花,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内容的兴趣。课件设计应该做到图文并茂。使用色彩鲜明的图片,使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文字使用不同的字体、颜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字号考虑学生的需要应该不小于32号。课件设计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结合动画,视频等多种素材为教学服务。
3、联系时事和生活中的小事来分析哲学道理,从而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如结合十七大精神分析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依据:当部分以合理的、优化的、有序的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4、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见识。学生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结合当前的实际,讲一些书本上所没有讲到、但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接触而又不明白的内容。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恩格尔系数的相关知识(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总支出,所以从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高低。即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另外还有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P(国民生产总值)等。
5、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根据现有经济状况指标和股票价格公式分析股票价格变动和股市走向等。根据流通中的货币量公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如何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培养学生的经济头脑和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总之,只有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有用性,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
二、使学生“会学”。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对头,事半功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学生已经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的时候,就需要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使学生“会学”。
1、夯实基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方法和技能。“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知识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运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化难为易、水到渠成并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3、掌握几种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常见的记忆方法有:关键词语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及时复习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
4、善于思考,注重理解。只要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更加熟练和准确地去运用,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5、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结合实际理解理论和运用理论分析实际。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和运用知识(将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6、掌握答题的基本技巧。重点抓好审题和答题两个基本环节。先审题后答题,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审题要弄清楚题目的要求,注意审清知识范围和题目类型。审好题目才能有针对性地答好题。答题要做到坚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既要符合题目的范围和要求,做到语言规范、表达准确、运用原理恰当、原理与材料结合,又要分清段落和要点,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书写认真、卷面整洁。
三、使学生“肯学”。
1、要使学生了解学习本学科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意义。只要真正认识到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才能将学习的兴趣持续下去,成为自己的自觉的行动。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踏实、坚定、持续。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学习 要有信心、决心和恒心。
3、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具有克服种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毅力。
4、关心、爱护和转化差生、鼓舞其信心,教授其方法;巩固、促进中等生;激励优等生,使其戒骄戒躁,胜不骄,败不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