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室里摆放的器材只能是简单基本的器材,满足不了物理兴趣浓,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需求,有些问题他们希望到实验室去摆弄。如学习水的沸腾时,有一个题:大烧杯中水面上漂浮一盛水的小烧杯,加热使大烧杯中水沸腾,问小烧杯中水能否达到沸点,能否沸腾?原答案是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学生对此质疑于是到实验室亲自做一做,发现小烧杯中水总是比大烧杯中水低2度左右,即达不到沸点也不沸腾,原答案为什么错了?原来小烧杯中水温度升高时蒸发吸热也加快了,原答案未考虑蒸发的影响,教师及时对学生勇于质疑、勤于探究的态度进行表扬,这部分学生的示范效应带动了更多学生有问题去实验室。
(7)妙用网站、课外读本猎取广博科学信息
根据学习内容及时推荐适当网站、课外读本让学生查阅,已成为物理教师指导学生猎取自然科学信息的有效工具。电脑的广泛应用已使人们的信息来源呈海量增加,如何使心智不太成熟的中学生对网络趋利避害?通过问卷调查、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沟通协调,确保电脑成为帮助学生学习提高的工具,而不是的玩具。结合教学进度适时推荐一些科普网站,让学生去收集资料,锻炼自己的处理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素养。
(8)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拓展实践应用的空间
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探究新颖有趣,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从而提高其学以致用、尝试创新的能力。如学习了九年级课程《热机》一节后,我们编排了《家庭灶具的演变和炉子的效率》,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家庭灶具的演变过程找到家庭灶具在使用过程中,能量损失途径和减小损失的办法,教学到提高炉子的效率的内容时,老师干脆把课堂搬到学校的锅炉房,让学生一边参观,一边听锅炉的师傅讲锅炉的结构,以及提高锅炉效率的措施。这样教学形式的创新使教学效果也非同一般,不仅使学生了解到灶具工作时能量的损失途径,又找到了提高炉子效率的办法,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多年来,根据地域特点,结合物理教学需要,编写了地理资源课程、自然资源课程与人文资源等校本课程,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拓展实践应用的空间。
3、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总结、应用。
(1)研究教材和学生的心理,使学习方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导的方法科学准确,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做好以下几点: 制定计划,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范围的确定,从所用的教材到知识面要先确定下来,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改动;注重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自我检查,反思目标的达成度。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好《导学练案》,掌握物理学习方法
《导学练案》中的前置学习、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延伸拓展版块的设置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教师把准学情,导以目标,导以兴趣,导以思维,导以方法,导以规律,导以能力,导以创新,为“学”服务好。在“学”中,使课堂成为学生与学生或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协商、讨论、合作的场所,解决学生独自不能解决的问题。
(3)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培养整理知识的习惯
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学以致用的重要环节,教师不但通过作业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而且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使物理解答规范、全面,符合要求。学生能应试也是一种基本素质,教师也须正视选拔考试的现实。每学完一章后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所学知识按物理学本身的内部结构整理成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弄清章节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知识在教材内容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融合贯通,迁移应用。
(4)指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规律,会探究、敢创新
物理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会用相关的仪器设备是基础。指导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程序是:认识初中阶段所用的实验仪器→基本操作→简单实验→复杂实验→创新实践。针对不同探究具体要求,在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合作各要素环节上有侧重的进行指导,通过指导,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细心观察,尊重事实,穷究道理,尝试创新的习惯,使学生的探究水平逐步提高。
4、及时评价激励,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1)学会赏识学生,宽容失败、享受成功,让学生体验成败得失的苦乐
成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多次成功体验可以促进其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但不容否认探究中存在失误甚至失败,教师必须对此持正视和宽容的态度,适当引导学生,不要包办,更不必“恨铁不成钢”,多鼓励学生找准问题克服困难。其实,探究不理想时刻也正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难得时机,学生一旦自主解决了问题,那份兴奋的体验和自信心的建立是通过教师讲解所不易达到的,因此我们评价探究的成败主要不是看实验是否成功了,而是看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看学生是否真正尽心尽力了。
(2)随时评价激励,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需要经常不断的鼓励、表扬。课内课外,老师都要以敏锐的眼光去搜寻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抓住机会鼓励、表扬学生,最大限度培养学生思维力、表达力、生成力。在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尽量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多鼓励,慎批评,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同他人协作、交流的能力和习惯,以及锐意创新、不懈追求、敢于展示自己的精神风貌,只要学生以自信做风帆、以自律做船舵、以自主做动力,学生的生命之舟早晚会驶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