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近30年来,英语教材编写经历了改革,观念不断更新,从重视结构到重视功能,到采用任务型活动。新的教材的挑战性给师生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对我们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但是现在由于在小学三年级就开设了英语课,教学在不长的时间里,却经历了一个由好奇、积极尝试到失望、迷茫甚至痛苦的过程。使得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小学时就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导致了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的提前出现。因此,本文从初中《新目标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探讨方面着手来谈谈如何转化英语学困生。
关键词: 心理分析 树立信心耐心和爱心
“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初中英语新课标的核心思想。在英语教学中,常常是一开始90%以上的学生都学习兴趣盎然,学得好,而且学习成绩比较优良,但到了初一下半年,由于词汇量加大、内容加深及其它因素,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难度。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使“学困生”尽快走出困境,搞好教学中英语学困生的教学工作,依笔者之见,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索和分析掉队原因。
一般来说,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开始,只要通过摸底测试或几节课的教学,老师就可以判断出哪些是英语学困生。确定后,我们再深入观察和分析他们,找准各自的心理特点及其学习障碍。英语学困生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自卑型。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学不会,自暴自弃。
2. 放纵型。智力可以,只是意志薄弱,不肯刻苦,怕累,懒惰。
3. 忧郁型。孤僻,敏感,郁郁寡欢,有时偏激,不愿与人交往。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要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对于在小学阶段就屡遭打击以致对学习英语兴味索然的同学来说,自信心早就丧失了,但自尊心是不会轻易丢弃的。因而,对学困生的教学,教师要从维护并唤醒学生的自尊心着手,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动力,继而树立自信心,就可以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做到因材施教。可以说,了解好学困生是转化他们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融洽教师和学困生之间的关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的确,一个人的情感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在面对新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时,教师应该及时摸清他们的情况,包括学生的原学习学校、学习基础、家庭情况、学生个性及学习态度和习惯等。我发现他们由于在几次考试(包括小升初)中连遭失败,已使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对教师也采取躲避和不信任态度。为改善这种关系,我便主动接近他们,用积极的态度、真诚的微笑来缩短我们之间的距离,对他们进行学习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英语的状况,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同时告诉他们初一英语学习是“重起炉灶”,不管基础好坏,只要认真学习,每个人都能取得优异成绩,并向他们介绍学困生学习英语的成功事例,增强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一种力量,它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作用,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给学困生创造更多的课堂表现机会。
在平时教学时,许多教师对学困生重视不够。上课提问,是优秀生;上台表演,是优秀生;抽查学习,还是优秀生,把英语学困生撂在一边。显然,其后果不言而喻。笔者的做法是:把难度不大的问题交给学困生,无论笔头作业还是口头作业都如此。备课时,特意为他们设计一些内容。表演练习,提前训练,尽量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笔者曾教过一个严重偏科的学生,英语只有二、三十分,他自认非学英语的料,几乎放弃了英语。我从让他扮演哑剧角色开始,过渡到读单词和句子,再到课文朗读、书面表达、口语即兴表演,一有进步,及时表扬。两个月后,成绩上升到五、六十分,后来中考英语竟然考到95分,实践证明,轻松的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保持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态度要亲切,举止要大方,表情要丰富。学生有了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后,我们要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困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对他们的成功与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自豪感、满足感,从而增强他们自觉、独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四.采取“一帮一”的承包责任制。
学困生由于“营养不良,元气大伤”,光靠吃“课堂大餐”是很难恢复健康的,必须要“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和补偿教学,让优秀学生辅导“学困生”,一起研讨方法,带动“学困生”,浓化学习气氛,提高努力程度,实现共同提高。这是“一帮一”的必要措施。补偿教学应该以学生愿学为基础,可以通过结对子或成立学习小组等形式,也可通过组织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唱英语歌、做游戏、讲英语故事、猜谜和竞赛等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重拾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五.要对“学困生”实行“三多政策”。
在课堂上,要对“学困生”实行“三多政策”:多提问,通过多回答问题促使他们思考,消除惰性,培养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多提供练习的机会;多批改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当天的内容当天消化。作业要从严要求,对一些“学困生”的作业,不能听之任之,要根据他的差处,当面指导。同时,要指导学生规范书写,追求速度不认真的,让他们重做;抄袭作业的,提出批评。此外,还要经常抽查,提问学生预习或复习情况,做的好的给予肯定,督促他们尽快进步,迎头赶上。
六.正确对待“学困生”,付出耐心和爱心,。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在辅导方面下功夫。他们学不好,许多是由于基础太差造成的。许多学困生,连音标也不会,单词没记住多少,语法知识寥寥无几。我们可以专门为他们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从初中最基础的语音、基本词汇、简单时态入手,利用休息时间帮他们逐步复习,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只要我们发扬奉献精神,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他们肯定会取得令人欣慰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做了坚实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