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学海无涯“问”作舟
学海无涯“问”作舟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徐玲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英语课堂  有效性  提问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有效提问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着重论述了有效提问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及方法,提出了提问的主体性、艺术性、开放性、层次性和评价性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英语课堂 有效性 提问

  西方学者德加默有这样一种看法:“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课堂提问就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提问来促进他们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与语言实践中来。 激发学生参与,发挥主体性 (一)关注全体学生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小学生刚接触英语,往往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当他们经过反复模仿学习,发现自己能用英语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几乎是欢呼雀跃地举手,渴望得到自我展示的机会。所以,老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应该具有“大众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问题的设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时,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给每个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如:在学习新词汇和新句型时,可采用“连锁提问法”:老师给出示范后,请学生按座位前后左右顺序,以“next one”的形式一个一个地轮下去,使每位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这样,不仅训练了学困生的听说能力,也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活动的密度和广度。

  (二)注意个体差异

  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提问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不同知识基础结构和答题水平,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从回答问题中体验到获取新知的乐趣。如:巩固性的提问以基础差的学生回答为主,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性的问题,则要请中等生来回答,使大多数学生都有思考的余地;而思维难度较大的提问,应以能力较强的学生回答为主,或者通过“异质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使全体学生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宽思路,并体味到获取新知的欢愉和乐趣。

  (三)激发学生兴趣

  1.避免“习惯成自然”

  教师为落实教学计划,检查学生的理解状况,常会提出一些课堂程序性问题,如“Yes or no?”“Understand?” “Let’s… OK ?”等。学生从三年级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起,就对这些问题相当熟悉,只要听见教师问出这几句话,不管理解与否,张口就答“Yes/Ok”千篇一律的问题让学生形成依赖感,大量使用,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交流也无从谈起。

  教师所拥有的英语知识要在大量的使用中巩固,学生的英语技能也要在接触学习中日积月累。Jesperson说:“我们在游泳的过程中学会游泳,在讲英语的过程中学会讲英语;教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的课堂问题占很大一部分,每次都使用相同的几句话,学生会感到乏味。教师注意提问的趣味性,经常变换句型,选用多种提问方法,可以使课堂具有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如:“Yes or no?”可以变成“Do you think so?” “What’s your opinion?” “Do you agree with me?” “Understand?”不妨以“Are you clear?” “Do you understand it?”代替。教师在提问时多用完整的句子,注意语言的规范性,既可让学生听的清楚明白,又可使问答围绕师生的情感交流展开。

  2. 形式丰富多样

  好奇心人皆有之,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外界刺激有高度的敏感性。当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时,学生就能集中注意力,对语言材料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教师所提的课堂问题要新颖有情趣,通过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复习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It’s a /an…”时,直接呈现一件物品与学生问答显得单调,若只是显示物品一部分,让学生“Look and guess”,或将物品放入袋中请学生“Touch and guess”,如果是水果,还可请学生“Smell and guess”,“Taste and guess”。多样的体验性问答给学生以丰富的感受,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二、把握提问时机,讲究艺术性

  (一)联系生活,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现行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新知的学习一般是从旧知引申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进行整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通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内容,把学生引进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实现知识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只有把这些重点和难点逐一突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才算完成。因此,在教材的重点和教学难点处,要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激起学生“弄懂”、“学会”知识和提高技能的欲望。

  如:5A Unit 6 Doing house-work 这一单元谈论的话题是“某人正在干什么”,重点是动词的正在进行时,难点是英语电话用语的正确掌握和使用。结合这些要求,可设置如下问题情境:

  (教师的手机铃响)T:Oh,sorry, my mobile phone is ringing. Shall I answer it?(学生表示可以)Hello, this is xuling speaking, Is that…sspeaking?(用英语完成这次通话。)

  T:My friend Miss Wang called my just now.I answered the phone in English. Do you want to make a call in English?(强调用英语打电话需注意的句子):This is…speaking. Is that… speaking?)Now suppose you’re at home.Can you make a call in English with your partners?…

  之后,教师再提供若干情境,请学生选择表演。如:晚上,你在家里做作业遇到了难题,打电话给好朋友寻求帮助;星期天上午,你正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同学打电话约你去公园玩……

  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渗透练习了学习重点,化解了教学内容中的难题,学生积极参与,从整体上感知和运用了语言。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因有话题而交谈,因分担角色而渴望交谈,因支配角色的情绪而尽情交谈。

  (三)多边互动,交流情感,丰富体验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单向培养活动,而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交流彼此的情感,分享彼此的经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好问”是孩子的天性,而“提问”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如果将传统中的“师问、生答”扩充为“学生问,老师答” 、“学生问,学生答”,则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大大增加学生“说”的机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机会增多。如:自由会话环节,可以请学生自愿上讲台做“被采访者”,其他同学用英语自由向该生发文,请谁回答、怎么回答都该由该生自己决定。该学生彬彬有礼地与大家问好之后,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发问:“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animal/book/subjec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每个学生都有了解同学和被同学了解的心理需要,在“问”与“答”之间,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同伴之间的友谊。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电力系统装备《电力系统装备》
《电力系统装备》杂志,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9341/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电网技...
理论导刊《理论导刊》
《理论导刊》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003/C,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党史与党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旬刊,创刊于1954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主管主办。由国务院办公厅编辑出版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 《中华人...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本站致力于《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同类杂志信息整理收录。本组稿中心并非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杂志社官方网站!投稿请联系杂志社,文章是否采用以杂志社的官方通...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吉林省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工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逢双月末出...
福建教育《福建教育》
《福建教育》杂志,于195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5-1017/G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研究报告、...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