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在中职《德育》课中活动教学的运用
浅谈在中职《德育》课中活动教学的运用
来源:互联网 sk004 | 谢次发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课的活动教学含义   方式   方法   运用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受普高热的影响,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总体下降许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思想素质偏低,对《德育》课不太感兴趣,打架、偷窃等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所以上好《德育》课,提高学生思想素质非常重要。中职相当部分学生入读学校只为了学一技之长,对公共基础课不予以重视,不太感兴趣,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愿讲,学生不欢迎,中职《德育》课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活动教学则是重要的组织形式之一。这里所讲的《德育》课的活动教学组织形式,不单是指以动作操作为主的新型活动课程中的活动教学,也包括以智力操作为主的学科课程教学中的活动教学。本文从《德育》课活动教学的含义、方式、原则、方法和运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的活动教学含义 方式 方法 运用

  当前激烈的生源竞争,导致了职校招生人学的“零门槛”现象,职校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对此,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中职教师应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根据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中职《德育》课所承担的德育功能对中职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历程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起到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作用,完成培养“四有”新人的任务,就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进步的要求。活动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其目的就是以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主张教育教学的各项目标都要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的主体性活动来达成,教师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设计、建构、组织起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活动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下面,本人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活动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

  一、含义与方式

  活动教学是一种主张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活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是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索的活动。

  活动教学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兴趣,把感知学习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的教学形式,是一种将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实践性探究式综合型的教学模式。

  二、特点与原则

  活动教学在《德育》课中的运用突显四个特点:活动主体的自主性,活动时空的开放性,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成果的创新性。总之,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活动教学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且符合时代的潮流。它使学习成为一种接受与参与结合、结果与过程结合、单向与多向结合、内部与外部结合、动手与动脑结合的活动,拓宽了学习空间,教学变封闭为开放。这对对优化《德育》课教学结构,培养具有主体性、创造性和谐发展的人才有所裨益。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在科学严谨的教学设计方案的指导下才能有效展开。活动教学的设计要严格遵循以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为根本、以学生心理为出发点、以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等三个基本原则。这也是一切学科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遵守的三个基本原则。

  三、运用与方法

  上课必须备好课,备课一定要吃透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备课。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目标存在什么难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使活动教学能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活动教学倡导学生开展活动,主张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活动。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访谈、调查、搜集材料、讨论、演讲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要面向自然、社会、生活、历史等多种资源,以使学科教学活动化、实践化和生活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实践活动过程,要适时、适地、适当、适度地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访问、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社区服务、劳动生产、表演展示等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社会。

  1、搜集分析

  活动教学方法的第一步就是根据需要搜集各类资料。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学会搜集资料的方向,即到哪里去查,包括现场采访、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库、英特网等;第二,指导学生学会甑别,即去伪存真;第三,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即去粗取精;第四,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资料,为分析问题提供前提条件。

  围绕《德育》课教学的主题,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即透过现象看本质,自我选择,自我取舍,为我所需,为我所用。中职《德育》课所涉及的很多问题,例如培养健康心理、养成良好品德、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合法权益、正确看待事物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走近经济圈、开放的中国经济、走进公民的政治生活、关注我国的政治制度与当代国际社会职业道德概述、职业道德规范、企业员工应具备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养成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对理论予以证明、便于理解。这里除了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外,也应该设计活动方案,让学生动手。其过程是:确定主题——布置搜集任务——整理交流信息——研究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引发思考。在这一模式的教学中,课前学生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可以通过观察、参观、访问、调查等手段进行,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信息并分析信息中所反映出的问题。这种模式实现了课堂内活动与课堂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分析信息,选择有效信息的能力。

  2、处理解决

  活动教学模式过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通过独立的认识活动解决问题。对于理解难度较大的理论,则可以通过问题链的设置,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活动状态,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这通常适用于政治课中的各种概念的理解学习,如职业、职业道德、市场经济、社会保障、民族、宗教等等。这种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钻研探究

  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把《德育》课中适合于学生进行探究的内容,如正确看待事物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设计为既有挑战性但难度又不过高的探究活动。其过程为:选题——开题——实施研究——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这种模式有助于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研究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主要用于诱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证明或发展课本的理论知识,但它不重于问题的解决,而重于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杂志,于201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601/G0,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教...
科学24小时《科学24小时》
《科学24小时》杂志,于198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3-1072/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品·文苑...
机电兵船档案《机电兵船档案》
《机电兵船档案》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30/T,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业务研...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原:福建中医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91年,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继承与发扬并举,重视学术争...
糖尿病新世界《糖尿病新世界》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019/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自我管...
中国肺癌《中国肺癌》
《中国肺癌杂志》(月刊)创刊于1998年,由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办。 《中国肺癌杂志》以提高我国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水平,提供学习交...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