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较为困难,结合教学实践,依据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理论,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实施方案,促进全体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全面的真正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个性差异;合作学习;分层教学
新《课程标准》以人为本,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近年来,农村大多数乡镇学校的班级人数仍旧偏多,面对这样庞大的班级,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要求难以顾及每一个学生,而只能是把尖子生和差生一锅煮,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结果是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进,导致两极分化特别严重。《教育法》规定: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训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而农村教育的现状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除政府改善办学条件外,我们广大教师必须实施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更新,在教学中承认并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和合作学习,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问题。
一、学习困难的原因
出现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
1.学习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学生学英语只是图个新鲜和热闹,刚英语门槛,他们上课能集中精力听讲,课后认真做作业。随着新奇感的消失及词汇量、语法知识点的增多,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知难而退,弃而不学了。特别是到了八年级下学期,教材比七年级跨度大的多,语言覆盖面广,词汇量骤然加大,听力练习里也常出现生词,一些学生学习基础不好,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要想跟上教师的快节奏就更难了。
2.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不得法
一些学生小学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在学念单词时还用汉字注音,记生词靠死记硬背,学语法不能灵活运用,练句型生吞活剥,写句子搞逐词对译等等,这些不良的英语学习习惯严重影响他们的深层次学习。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必须要经历大量反复的口、笔头实践练习,有些学生仅满足于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听得懂,而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听、说、读、写的实践练习上,课下更不愿意多下功夫,所以就无法形成语言技能,不能熟练掌握就必然会边学边忘,最终导致掉队。
3.忽视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学习英语一定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逐步提高。如果语言基础没有打好,就会直接影响词汇、句型、语法的学习;单词学不好,就无法组织句子;简单句掌握不好就难以学习复合句;听力差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如果上一节课出现了缺漏,下一课就要既学新课,还要补旧课,学习内容和负担将成倍增加。继续学习英语就困难重重,掉队就难以避免。
4.家庭环境不利
由于独生子女较多,父母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娇生惯养,学习上也缺少压力;有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经商,留守孩子过多,爷爷奶奶管教不力,督促不严;少数学生家长认为学习好与不好无关紧要,毕业后照样做生意赚大钱;还有些家长整天沉迷于吃喝玩乐,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
二、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素质教育就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认识个体差异,并有效应对差异。教师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责任,而是以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为责任;教师不再只是塑造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把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助于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科学、民族、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1.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当体现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他们可以根据各自对应的目标进行学习。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学生,为他们设立的目标都应在他们最近的发展区。比如,在对待学困生上,教师可以只要求他们记住单词,在阅读中知其意,能弄懂文章意思就足够了,而没有必要对他们提出太高要求,教师同时应鼓励他们“跳一跳”,够到更好的桃子。
2.调整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如何面对一个有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群体。要真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如何对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分层教学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具体操作如下:
(1)学生分层
首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划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优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B层为中等学生,约占全班人数的50%;C层为学困生,约占全班人数的25%。这种层次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每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变动层次,该升则升,该降则降,以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分层次的做法包括明分、暗分、学生自定层次三种基本类型。
(2)提问分层
要求A层学生回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求B层学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要求C层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或直接出自课本上的基础问题,使他们有信心回答问题并获得成功感。
(3)操练分层
一般情况下,要求A层学生能自己创设情景,自编对话并进行表演,或是自己组织语言复述课文;要求B层学生能背诵对话或课文部分段落,并仿照A层学生自编对话或复述课文;要求C层学生熟读和理解对话或课文内容,并做到语音语调准确。
(4) 练习分层
教师设计练习时一般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或基础题与提高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A层学生中高档题必做,或基础与提高题都做。要求B层学生中档题或基础题必做,努力做高档题或提高题。要求C层学生低档题或基础题必做,努力做中档题。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方法应提倡多样化。比如,有的学生属外向型,他们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较强,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提供给他们一些有趣味的活动;有的属内向型,在学习过程中害怕开口,容易出错,教师在教学时应耐心体贴,多鼓励表扬。接受能力不强及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应多利用一些直观教具和身体语言等来帮助这些学生。
4.分层指导
分层指导是在同一课堂上实现全体学生真正参与、求同存异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让大家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使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学、有所得。分层指导要贯穿于教师面对全班学生的群体教学,小组活动和个人自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