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多样化展示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准确展示图形,还可以辅以文字、音效说明,这样大量节省了板书时间,把老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可以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实践课的教学打下很坚实的基础。《电子银行》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针对每一章的内容都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并在每一章的开始都要介绍这一章的知识体系和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有一个直观的映像。然后,通过文字、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课程内容,通过感受课堂的气氛、观察学生的表情,自然地将启发一解释一深入的教学过程,一步步地贯穿下来。在每一章结束后,再把这一章的主要问题以思考题或讨论题形式提供给学生,以总结所学内容。
3.5引入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理论应用于实践的乐趣
将实践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电子银行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它强调观察、合作、实验、探究、调查、实践、模拟、设计、讨论及总结等环境,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体验和个人直接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学习到了专业知识,而且能够通过亲身体验深刻理解所学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首先让学生分角色完成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任务,如网上银行模拟交易,并分析、研究、解决电子银行、网上支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教师再通过演示方式逐步讲解,用正反两种事例告知学生出错的原因和规避方法;在课后要求学生通过上机作业的形式,进一步督促学生增加模拟实验练习,并鼓励学生与教师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根据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将兴趣相同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并有任课老师进行指导,如在实验室做模拟实训、学生亲自办理网上银行业务以及组织学生去校内与校外的实习合作基地进行参观等,使学生对电子银行的业务流程等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和真实的感受,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6以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教学是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老师为客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案例为内容,通过老师设置和选择案例,老师讲解案例,学生剖析和评价案例,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等方而的目的;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为了避免枯燥的理论讲述,在《电子银行》授课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真实或加工后的案例,如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上支付模式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进行解析,每个小组就问题自由讨论,让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解决问题方法的思考,并最终形成小组案例分析的结论,并通过自我分析、自我展示方式呈现给其他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课程在每个章节都选择了相应的案例辅助教学,如中国工商银行网上银行、淘宝支付宝、云网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讨论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保证学生切题讨论,并在必要时作出评价;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最后教师做总结并将要点进行一一列举。
3.7指导学生参与各类项目,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双赢互动
任课教师指导学生申报、参与有关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类的大学生科研项目,提高其科研能力;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电子商务类技能大赛,实现以赛带学。同时,将科研成果、知识竞赛内容引入课堂及教学,使学生能充分理解电子银行服务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对于有争议的领域进行探究时,主要采用讨论法,如对于电子货币的监管问题。学生在做科研项目时,将实地调查情况、任务完成过程以及问题解决的办法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其他同学可对此进行点评,以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并完成项目报告,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双赢互动。
参考文献
[1]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王洁,拉尔夫·泰勒经典课程范式解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5.
[3] 郤江波,对泰勒原理”的辩护、质疑及其启示[J]. 教书育人,2007.21.
1.该论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课题:《电子银行》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2010J25)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