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把德育规范当作全校上下的普适要求
学校党委连续五年开展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专项活动。各科室、部门,各类人员整体联动,人人都是德育教师,大部分人都有德育的具体任务,校级领导都有具体联系、帮教的学生,教职工经常与联系的学生交流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生活困难的学生一定的经济援助。学校除了按时足额发放国家助学金之外,还建立了校级奖、助学金工作机制。我校的保安都是常德市保安系统唯一的标兵。
(五)把师生的双向评价作为德育运作的重要机制
每个学期,班主任老师为每名学生精心写作评语,学校设置有学生对教师每堂授课意见反馈的班务日志,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对教师及班主任工作的座谈和书面评议。现在的评议表上,越来越多的呈现相互赏识、相互激励,某某学生加油、某某老师加油的温馨词句。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我最喜欢的老师”评选活动。老师的获奖都是由学生评选、亲手授予并发表颁奖理由,然后老师致获奖感言,那样的场面又会让常师的师生动容。
(六)把学校德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当作不可或缺的联动整体
我们的生源分布于各区县市,有些在外地市州,大部分都在农村,学校近年来强调家访,并对每名教职员工提出硬性任务指标,发放家访登记表,进行详细情况记载。近年来,我们多批次分赴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地看望实习或已经毕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接洽,追踪了解学生情况,商讨、完善教育管理办法,同时也为学生代言,向企业建议,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个别单位捍卫学生基本权益。所到之处,我们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学校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向家长介绍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与此同时,认真倾听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定期邀请社会名人或已经毕业的校友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加强与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联系,真正形成了德育工作校内、校外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结束语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三者协调同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教育作用的结果,仅仅依靠一方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德育工作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仅仅局限于一种模式、一个目标之下,要按照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工作。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潘青.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刘国荣.探析当前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信息与电脑.[2010](12)
[3]王永武,沈丹.浅谈职业中学的德育工作.科技资讯.[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