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探究了大班额下初中生自治管理的涵义,然后论述了面对大班额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实施有效的学生自治管理策略:制定大班额下学生自治管理的规章制度,组建大班额下学生自治管理的班干部队伍,构建大班额下学生自治管理的量化管理模式,培养大班额下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关键词:初中教育 班主任 大班额下初中生自治管理
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和部分家长的盲目择校等因素造成城区初中学校班级人数急剧扩张,超过班级额定人数,从而形成所谓的“大班额”。“大班额”现象导致的后果:首先是学校的硬件设施远远落后于学校的发展规模。学校的配套设施、校舍、师资力量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其次班级人数过多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再次,学生受教育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人多,师生交流互动机会减少,并且班额过大会造成班主任职业倦怠。
针对这种大班额的现状及造成的后果,我们提出了大班额下学生自治管理策略。所谓大班额下学生自治管理策略,即在学校教师宏观指导下,把大班额化整为零,学生自发、自动、自主组织起来,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培养自己认知、做事、生活、生存、创造、正确判断各种是非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这样一种学生管理策略。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此时学生已经具备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达到这一阶段后,班主任就应该实行初中生自治管理。特别是面对大班额的班集体,班主任必须具备初中生自治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制定大班额下初中生自治管理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谈不上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既有约束作用,也有促进作用。一般而言,大班额下的理想班级管理制度就是能被大部分学生认可且严格执行的制度。由班级自行制定的制度,又称“班级公约”,针对大班额的特点,尽量做到关心、关爱每一名学生,所以制度的制定要考虑全面。如《班级自习制度》、《班级小组合作竞争制度》《关于规范学生到校的规定》、《关于课间文明休息的规定》、《关于规范课前准备的规定》、《关于卫生扫除值日的规定》、《关于卫生保持的规定》等多项规章制度。作为学生自治管理的制度,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首先是全员参与制度的制定。不能由班主任和班委会闭门造车,而应该交由学生广泛讨论上形成,经学生商讨认可后再实施也有利于学生自觉维护和执行。当我们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时,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因为家住的离学校远,中午就在学校吃饭,当他们发现有的学生中午在校吃完饭后,到处乱遛,还有的甚至到校外的网吧去消遣,因此他们就制订了《中午在校午休的规定》:确定在校午休的负责人,明确在校午休学生名单,提出在校午休要求,最后由负责人详细记录中午在校学生表现情况,并且在每天放学前总结一次。
其次制度的内容要体现以人为本、刚柔并济的特点。制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并不是以惩罚学生为目的,特别是对于天真烂漫的学生而言。班级制度的语言要活泼生动,学生乐于接受,同时内容上也不能太绝对化,因为学生还处于世界观尚未形成、自控能力较差阶段,所以我们允许他犯错误,制定制度的目的是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
再次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强,要容易落到实处。班级制度不要太复杂,要方便操作,制度最重要的就是落实。很多班级的墙上张贴了很多规章制度,但由于学生的落实力不够,导致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还有很多班主任思路很多,但缺乏执行的意志力,执行的时间很短,没实行几天,制定的制度就流产了。比如初一的学生刚进校,班主任为了方便管理,制定了量化表贴在墙上,可是到了初三的时候去看,很多班级的量化还是初一时做的。
二、组建大班额下初中生自治管理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左膀右背,是班级的领导核心,带动全班同学为实现班级的共同目标而努力。打造一支有真正工作能力的班干部队伍, 培养他们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参与管理意识,十分重要, 因为它关系到班风、学风的形成,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调动和发挥。所以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尤为重要。
首先班主任要做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发现班干部。在确定班干部的候选人之前,班主任要综合分析学生情况。认真观察每个学生,通过学生座谈,私下里了解,特别是在各项活动中,多注意观察,确定班干部候选人,然后组织班干部竞聘班会,通过他们的个人演讲,由学生投票确定班干部人选。
第一,要充分考虑班干部要有威望和责任心。责任心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在促进孩子社会化、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班干部要有为他人、为班级着想的思想,有大局意识,有很高的威望。
第二,班干部要特长。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很多工作对应到职位要求很强。比如团委书记负责平时的宣传板报,最好在美术方面有一定的功底;体育委员肯定要有体育特长。
第三,班干部一定要有一定的管理组织能力。因为作为一个班级每学期都要有很多活动开展,班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班级活动质量和效果。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遇到突发事件时,班干部的游刃有余处理问题的能力。这里有一个案例:
暖气漏水的风波
今天课间休息时,一位同学一不小心碰断了暖气管道的阀门,结果管道里的热水喷涌而出,当时同学们都吓傻了,但以班长张博为首的几位同学,非常镇定,不像其他同学非常紧张。只见他们按照张博的安排,有的赶快去找锅炉房的管理人员,有的赶快拿铁桶接水,有的拿工具清除教室里积水,还有的同学赶快拉桌子疏导学生,总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看到这一切,我觉得通过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真的锻炼出来了。当然碰断阀门的同学还给我写了一封道歉信,对自己的过失非常内疚,愿承担一切责任。所以我发现实行学生自治管理,不仅可以锻炼一个人临场组织管理能力,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情商,与人相处、交往的能力。
其次班主任要善于培养班干部。班委会组建后, 班主任应重视对班干部工作能力的培养。笔者针对每个班干部的特点, 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 并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在班干部会议上, 既要求他们汇报上周的工作情况,同时又安排本周的工作任务, 并在工作方法上予以指导。初中班干部的培养主要涉及两方面:班干部的基本能力、职位的要求。班干部的基本能力包括:独立的工作能力,民主的工作作风,严格的自律意识,临场处理问题的能力。但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分工明确,并且适当时候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这里有一个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