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转变观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摈弃陈旧的课程与教学理念,重新审视和反思,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建立全面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注意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能乐意学习。
5.3运用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来培育和发展学生。
5.3.1教学方式要不断游戏化
目前,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化的教学内容深受他们的喜爱。体育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配合游戏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方法虽然简单但每一个学生玩得却相当投入,教学效果相当好。
5.3.2教学内容要社会化、生活化
体育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越接近学生的经验,学生就越有兴趣。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要善于把日常社会生活中的事情与体育课结合起来,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并能掌握一些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5.3.3多用语言艺术性进行教学
体育教师由于教学环境开阔,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不仅要用适当的模仿动作和与此伴随的适当而富于表情的手势进行教学,同时还要用爽朗干脆、亲切感人、充满活力、铿锵有力的语言艺术去感染、鼓励、吸引住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5.4.4教学评价要多面化
教学评价可以提供教学的反馈信息,体育教师要采用多面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马云慧.体育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8月.第3期:68-69
[2]王丰秋.牟润玲.体育课的现状与对策[J].聊城大学学校体育研究.2008年1月.总第14期:62-69
[3]麻晓芒.王士明.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J].大江周刊.2009年9月.第10期:72
4]吴立敏.浅析中学体育教学受影响的多方因素[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年3月.第7期: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