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农村健康教育信息网络覆盖水平不高
农村健康教育信息传递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一是各类传媒形成的健康教育阵地;二是县、镇、村三级专业健康教育人员进行的健康行为干预;三是农村卫生站进行的面对面式的针对性健康教育;四是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课。后三者是农村最直接的健康鉴于信息传递网络,对农村人口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行为形成发挥最密切的作用。而事实上,这三者根本没有将其应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致使农村健康教育信息网络覆盖水平较低。
2.我国城市健康教育与农村健康教育的完善措施
2.1我国城市健康教育的完善措施
(1)加大政府支持
按照国家《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有关政策规定,我国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宏观政策已经明确,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同时,将健康教育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健全相关政策措施,如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作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当安排社区健康教育经费等等。将健康教育积极纳入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提高全社会对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参与率;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制定社会公民健康行为规范;依靠政策的支持,建立起政府负责、领导有力、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良性运行体制,构建群众性的社会健康教育网络;设立可量化的监督考核标准,准确评价基层部门落实社区健康教育政策的实际情况。
(2)加大资金的投入
在全国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中提到,健康教育经费大致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和健康教育活动经费两部分,社区人均健康教育经费至少占人均社区卫生经费的10%,每年人均健康教育经费至少达到0.1元~0.3元才能得到最基本的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强调政府的责任,原则上以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作为健康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因此,坚持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是健康教育经费来源主渠道原则,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公共卫生建设范畴,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解决经费不足问题。同时,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筹资途径,尝试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中心内容的相关工作,建立合理的社区健康教育经费补偿机制:利用商业赞助的形式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公益活动;在获得行政许可的前提下,制作健康教育宣传品,适当收取成本费;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开设便民门诊;拓展健康教育服务市场,引导健康消费和合理投资,使健康教育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
(3)加强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
完善以各地级市健康教育所为中心、区县健康教育机构为主导,社区医生为骨干,社会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为基础的三级多层次健康教育组织建设,制定工作规范和标准,实行动态化管理的长效运作机制。同时,加强在岗从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引进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逐步形成门类齐全的人才梯形结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尤其加强人际交住、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调研、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
(4)构建网络体系
各地社区健康教育机构要努力配合卫生、民政、财政等有关部门,依靠基层政府的支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建设目标,发挥组织和指导社区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结合各地健康教育工作推进程度不同的现状,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搞好当地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利用政策手段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社区健康教育功能,以“政府搭台,卫生唱戏”的思路实现社区健康教育与街道社区资源共享,通过培育示范点,以点带面,将社区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不断推广,形成良性互动,扩大其积极影响。
2.2我国农村健康教育的完善措施
(1)加大政府领导的干预
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关系九亿农民的健康问题,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加大对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支持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同时,要积极发掘社会资源,协调部门配合,争取社会各界对农村健康教育的支持。健康教育应纳入当地卫生发展规划和领导的任期责任。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协调好各级卫生单位,有组织、有计划地使健康教育在农村落实下去。政府可以加大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购置一些必要的设备,如录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同时对全国农村初保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使农村健康教育工作进展得更具有持续性。
(2)提高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素质
应进一步提高县乡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力争使其成为农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主力军,并将培训考核纳人实绩考评之中,以期提高主动开展健康教育,传播卫生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有条件的地方可尝试对乡村医生实行相应的激励措施。在高校中设置并优化健康教育相关专业,提高教育水准,完善考核方式。要积极引进适合健康教育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并通过对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高等医学院校培训等方式,提高专业能力。要充分借鉴国外健康教育的先进教育模式,逐步在健康教育领域形成门类齐全的人才梯形结构,努力培养适应新时代健康教育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广泛动员和大量使用志愿者,集聚一支农村健康教育队伍。在我国很多行业已经启动了志愿者队伍,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和经验。要将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搞上去,仅靠专职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动员医学研究、教育和医疗机构专家和工作人员、医学院学生、离退休医学工作者等志愿者参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把其它行业的志愿工作经验运用到健康教育方面来,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专长和作用,在工作中必须组织好运用好这支队伍。
(3)扩大农村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在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遵循“科学实用、方法多样、通俗易懂、逐步提高”的原则。对农村健康教育覆盖面进行不断扩大,开展的卫生知识宣传工作要以多种形式来进行,为农民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宣传方式,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要与农民需求相符,与基层农村其他工作相结合,从农村人口的生活生产实际出发,以及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民获取健康教育知识的兴趣。另外,开展农村健康教育工作,应将健康教育重点地区(以选择经济较发达和初步摆脱贫困的家村地区为重点。前者有较好的健康教育物质基础,后者因经济困难而无法顾及就医问题。他们都由于基本卫生条件差,健康知识匮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较为普遍,因而他们对健康生活、现代生活的要求十分迫切,参与健康教育的主动性也就很强。)、重点人群(以家庭主妇、中小学生、村干部、长期有重大疾病人员家庭和富裕户为重点教育对象。)和重点内容(家庭是农村生活生产的最基本单位,指导农村家庭提高健康水平,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行为,是农村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明确清楚,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