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营造“多动”课堂,促使学生“心动”
营造“多动”课堂,促使学生“心动”
来源:互联网 sk005 | 王大海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英语新课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策略,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是每一位中学英语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  顺应学生心理  多动  心动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有效高质的课堂教学更是教师孜孜以求并努力实现的目标。为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英语素养,教师们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然而怎样使这“多动”(全员参与)的课堂真正做到使学生人人“心动”(积极思维)呢?笔者试从现阶段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好动、好胜、好试等入手,结合自己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谈一下平时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与做法。
  • 创设一个鲜活的课堂,满足学生的好奇的心理
   上课伊始,教师常会利用生活实际创设一些有效新颖的学习情境,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这些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好奇的心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英语新目标上册( Go for it!  SB1)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 这节课时,我安排各小组有一个情景剧表演,把教室布置成商场,要求学生学会用目标语买卖物品,询问价格。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享受了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满足了好奇心,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其次,利用身边一切信息,投其所好。如针对一部分喜欢网游的学生,可以准备一些网游中的经典英语句子,顺应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去主动学习。如,在给学生讲祈使句时,笔者先给学生写了几个游戏中的命令语,如Follow me ! Do not disturb!学生的兴趣很快调动起来。而且,有几个平时贪玩,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学生还极力回忆自己知道的类似英文句子,从他们的笑脸上,笔者看出了他们已经开始喜欢上了这门课。从而使新课的教学鲜活起来,同时让学生新奇地感悟到英语来源于生活,英语服务于生活,英语是有用的,从而有了学好英语的强烈渴望。
  • 创设一个竞争的课堂,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
    如今的学生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表现欲很强,总想寻找一切机会展示自我,以便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关注,一旦他们在竞争中取胜,他们便有一种继续保持并发扬成绩和优点的情感激励着后续学习。因此,在课堂上我很注意保护学生的好胜心,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在课堂上,进入新内容之后,我都会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自行对话,然后每组派代表当众表演,并一一打分,表演逼真且有创新性的就加分,通常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并且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要学的内容。除了对话演绎,我还在课堂上举行多种多样的比赛,如竞猜、接龙、唱英文歌等,在熟悉了一些英文歌后,我就把新课文的内容套进一些歌曲中。课堂上总是高潮迭起,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受到激发,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有时课堂会因此有些乱,有时甚至台上台下各有戏,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把注意听讲,指出别人的错处也纳为加分的项目,这样一来,作为听众的学生也便安静,投入多了。课堂纪律得到控制,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为了让学生的兴趣持续增长,每到一定时候,我就对每个竞争小组的积分进行核算公布,对其中的优胜者进行奖励,看着他们欢天喜地领走自己的奖品时,其他的同学也都“眼红”了,下定决心要加把劲,在下一轮的竞争中战胜他们。而获胜者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更是干劲倍增,自觉形成更上一层楼的目标。
由于把竞争机制引入了课堂,使我的教学富于特色,学生们也在不自觉中形成好学上进的学习风气,成绩也逐年得到了提高,在今年的升中考试中成绩斐然,居同类学校之首,并且平均分比第二名高出10分。游戏的开展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在竞争的环境中享受了成功的快乐。
三、创设一个直观的情景,满足学生好动的心理       
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实际操练中获得知识,使课堂变得灵动饱满。例如在教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Unit 2 Where’s the post office ?”时,这课要求学生掌握问路和指路的表达方式。为了给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直观情景,我根据课文的要求上网下载了一段有关问路和指路的短剧,并事先布置学生去预习课文和查找有关问路和指路的各种表达方式。上课开始了,在Greeting and free talk 后,我即问学生们:Do you want to visit any places? 学生们听了马上提高了兴趣,齐声回答“Yes”。然后我又继续问道:Where do you want to go ?学生们的兴致来了,纷纷发言。
有的说:“I want to go to a park .”
有的说:“I want to go to a bookstore.”
有的说:“I want to go to a supermarket.”
还有的说:“I want to go to some foreign countries.”
我笑着说:“Oh ,I think you havealot of money.
全班同学听了都大笑不已。 接着我又说:“I am sure every student knows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Chinese when you are asking the ways. But do you know how to talk to a person in English?Let’s watch a short play.” 同学们一听,情绪马上高涨起来,急切地想知道怎样用英语进行问路和指路。我把电脑鼠标轻轻一点,屏幕上出现了我事先准备好的问路和指路的短剧,因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所以同学们观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同学甚至跟着模仿剧中的指路姿势。这样把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结合起来,把语言和形象结合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对话,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心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语言知识要点,进而积极进行交际。
四、创设一个开放舞台,满足学生好试的心理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应树立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意识,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合作与探究、充分参与的活动,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每堂课前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或对话。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两个值日生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学过知识,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这一新颖的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满足好试心理。整堂课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这种课堂形式非常受学生欢迎,而且教学效果很好。这样做的优点:①在此时教与学真正站在同一起点上,平等、民主、和谐得到真正体现。②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完成,历经艰难,熟知其中的“沟沟坎坎”,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中国统一战线《中国统一战线》
《中国统一战线》(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主办。本刊为中央统战部主管的工作指导性刊物,办刊宗旨是宣传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交流统一...
中国陶瓷设计《中国陶瓷设计》
《中国陶瓷设计》China Ceramics Design(双月刊)2014年创刊,中文,16开,出版地:北京市,是中国日用陶瓷设计界的专业出版物,甄选世界各地产品设计,诠释设计的无穷魅力。文...
临床皮肤科《临床皮肤科》
《临床皮肤科杂志》(月刊)创办于1972年,是由江苏省卫生厅主管、南京医科大学及时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主办的一本皮肤性病学的专业性期刊。 《临床皮肤科杂志》...
红岩春秋《红岩春秋》
《红岩春秋》杂志,于198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0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红岩诗话、...
英语研究《英语研究》
《英语研究》(半年刊)创刊于2002年,由四川外语学院主办。是国内以英语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学术刊物,创刊六年来已经在学术界具有了较大的影响,受到广泛好评。 《英语研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杂志,于195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105/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