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三、 注重选题环节。
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所选的课题确定了研究的方向、研究的目的、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课题选择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研究的环节和效果,课题选得好,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因此,重视和加强对物理课题研究的选题环节的指导,将有利于促进物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有利于提高课题研究的兴趣和效率。注意,前面所说的创设问题情景只是选题的前奏曲,而不是选题。那么怎样选题呢?一般而言,好的饿课题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课题应具有价值性。所选的课题一定要具有研究上的实践价值,既符合社会的发展和自身学习的需要,促进自我学习。通过课题研究能解决和了解代表性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和饿现象,能知道生活实践和饿学习活动。
2.课题应具有明确性。课题所反映的问题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方法都应在选题中有所体现。所选的课题不应该空泛、模糊和笼统。
3.课题应具有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之一,所以,所选的课题一定要具有创新性。所选的物理课题最好是未曾发现或解决的课题,应该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够反映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体现物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对日常生活的某些问题有所发明和创造。
4.课题应该具有可行性。学生所选的课题要能够实施,也就是说要具有实施课题的条件,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周围的现实条件。
四、及时鼓励。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受到挫折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表扬能让人的心态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之中。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让学生觉得自己有所成就,同时,表扬还给学生带来了自信和力量,学生会更加努力地去探索研究,认真完成研究的课题。学生受到挫折时老师给予帮助和鼓励,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与爱护,另一方面老师的鼓励会增加学会上克服困难的信心,让学生在困难中不断的成长,磨练,最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首先想办法去解决与克服。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再去找老师或有关的专家帮助。
五、 因材施教。学会上存在个性差异与爱好差异,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学生的爱好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避其短,扬其长。千万不要指定一个课题,要学生去完成自己指定的课题,这样会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死角,学生是在不乐知的情况下去进行研究的,一但碰到什么小问题,学生就会止步不前,从而失去兴趣。比如,对力学非常赶兴趣的学生,就引导他从力学方面去进行选题,对运动学感兴趣的学生,就引导他从运动学去进行选题。当然,运动和力是不可分割的的整体,但是,就看学生的主题是研究运动问题还是力学问题。一定要启发好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学生感受自己从事研究的“苦与乐”,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潜力无限,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才能发挥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才能在现实中取得成果。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和总结学生在个饿阶段的情况,不同的学生遇到不同的问题时,要及时与之交流,给予帮助,让“星星之火继续燎原”,让小学生随时保持研究的兴趣。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很好的途径,上述几点意见仅共参考。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搞好研究性学习,还要不断在实践中去寻找搞好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我们陪眼出来的学生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国际竞争的需要。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