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意义来看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简单说来,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美的具体表现形态,包括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等。
那么如何将美合理的运用到教学中呢?主要注意三点:
1.语言美。教师的工作主要依靠语言的表述进行交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就不只是为了交流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甚至比专业知识还重要。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1)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2)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系统性。(3)注意语言的启发性和教育性。(4)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和示范性。 总之,语言的表达力是教师的重要基本功,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磨练。课前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思考与组织好课堂教学语言,课后要及时小结语言运用的成功与不足。应该意识到每一节课都是一次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锻炼。只要有意识地加强语言的修养,并注意向其他教师学习运用语言的艺术;日久天长,定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2.教风美。教学中注意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课堂教学中积极提倡;答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补充;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各类问题,特别是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让学生从小受到在不同条件下运用不同方法去解决不同问题的训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主体精神的培养。教学中能够欣赏学生,能够适时地鼓励学生。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创设成功或失败的情感体验的氛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
3.板书美。板书是一种书面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符号,简笔示意图,以及配合教学的需要粘贴的纸条、挂图等都属于板书。它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教师的口头语言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成功的板书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构思出来的。有的提纲挈领、简明扼要,犹如一份微型教案;有的画龙点睛,揭示规律,重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要注意;(l)注意板书内容的整体性。(2)注意板书内容的概括性。(3)注意板书内容的条理性。(4)注意板书内容的直观性。(5)注意板书内容的计划性。 总之,板书的表现力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把板书的设计与课堂的实践视为有机的整体。一节成功的历史课,肯定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板书,它是完美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不同的学科所运用的美却是不完全相同的,下面我将从我教过的数学课程来谈一谈教学中的美:
美,是客观事物的一种自然属性。表现为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喜悦和精神上的满足。下面就谈谈数学教学中的若干方面体现了美。
数学美体现在其清晰的推理过程和简捷的演算之中
数学是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数学中的概念是进行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位,要使逻辑思维正确地进行,概念必须正确。学生演算和推理时概念确切,判断恰当,推理有据,这种逻辑推理就是数学的一种体现。
例如,判断14和15是互质数,其逻辑推理过程如下:最大公约数是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大前提),14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前提),所以,14和15是互质数(结论)。学生对这样的演绎推理既是由衷的信服,看上去思路自然条理清晰,给人以美感上的满足。
合理,灵活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新颖独特的解法。经常会在同学的心灵中引起一种愉快的惊异。给人以钦羡和美的享受。
例:小华一天做36道题目,小红是小华的3倍少18道,小林做的是他俩的总数少16道。三人一天一共做了多少道?按常规解法因是:小华+小红+小林,这样列算式就比较冗长,较为简便的解法:小林×2+16种这种独特的解法,必然引起学生心灵的欢悦和受到数学中简捷美的鼓舞和启迪。应该是一种有趣的鉴赏活动。而且开拓了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美体现在形式的抽象和简洁之中
简洁是一条重要的美学标准,同进也是一条重要的科学标准。一个好的娄学问题为了突出主要和本质的东西,必须是简洁的,简洁则是形式美的表现,而抽象具有强大的概括力。各种数学公式和运算定律就具有简洁抽象,整齐和明快的特点。如:乘?的分配律:(a+b)×c=a×c+b×c,a 、b、c可为任何数,这种通过符号化而在形式上的抽象性,而为我们认识客观现象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提供了简明、准确的思维与表达的工具,又如:学生看到2× -9=15就会领悟到这解方程2x-9=15。而对于方程2x-9=15,既可以理解为小明钱数的2倍减去9元,等于15元。要求小明的钱数:象上面这样在数学中的就要随时给学生以启示,培养他们简洁,明晰的表述习惯和清楚的思路,给人以美感上的满足。
数学美体现在数学的各种对称之中
对称是美的一种重要形式,对称美的数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如几何图形中的对称性,各种算表的排列,以及公式、方程等,用形象的对称图案辅助了以逻辑为主的数学教学。对称美在小学数学中不仅表现外形上,而且也反映在它的内部的对称之中,如下面应用题:“一本练习本一块橡皮共值7角,一块橡皮一支铅笔共值5角,一支铅笔一本练习本共值8角,求每种物品的价格?”题内所含的循环对称特点解法如下:
本子+橡皮=7角 橡皮+铅笔=5角 铅笔+本子=8角
则(本子+橡皮)+(橡皮+铅笔)-(铅笔+本子)
7角 + 5角 - 8角
再除以2就是橡皮的价钱。从而说明对称性的分析启示了解题的思路促进数学教学。
数学美还体现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之中
创造本身就包含美,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在于教师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思维。
如:三角形的“稳定性”,让学生自己确定好三根棒长度,将首尾固定,做好一个三角形,再将做好的三角形(模具)受力不变形,得到新知“稳定性”。又如一个学生用7×4-3这一思路去求得7+7+7+4的和因为他“创造”一个原题中也似乎不存在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