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总任务。我们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低下。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我们只重读、写而轻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目前,听说能力的培养还远未做到与读写并重,缺少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落到实处。
( 四)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一个业务水平很高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1、语文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念,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重视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语文教师的厚积,应包括背诵大量的文章。背诵课文令学生头疼,如果老师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离口,学生除了佩服老师的文学功底外,主动背诵,欲与老师比高低,展示自己才华的心情就难以按捺了。教师若有学者的风范,学生就会如飞蝶恋花般地崇拜老师,崇拜知识。
3、语文教师还必须加强文学艺术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体现在教学中,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文贵独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艺术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4、语文教师在教好课的同时,还必须写好文章,这也是提高教学技艺的重要一环。写文章不是为自己增添一层油彩,而是从心底深处去感应、领悟和阐释生活和人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觉得不仅要写教学论文,积极探索教育规律,研究科学、高效、有序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写一点随笔、杂感,或者诗歌、小说等,尤其是下水作文。因为,教师只有写好文章,才能去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教师若不写作,不体会写作之甘苦,指导作文必然是空洞的说教。
(五)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通过情感的唤起,使课文和作者的情感体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学生心灵的构成部分,由低级情绪上升为高级社会情感,优化个性,达到育情目的。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第3期的于漪《了解,研究,走进学生世界》
3、谷岚:《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度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
4、李孔文:《建构主义与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杨虹:《中学语文有效教学行为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