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企业家走进课堂
企业家走进课题是指企业战略管理的授课老师通过聘请企业家到学校讲课,让企业家现场讲述自己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战略问题及解决方法。一般而言,同学们对企业家讲课的期望很高,往往能够聚精会神的听,并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企业家在讲课时所用的一些术语和表达不一定与战略管理课程的术语一致,这需要授课老师辅助解答,以便授课能够更有效的进行。企业家走进课堂对学生理解战略管理的理论和企业管理实务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实行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注意问题
一般而言,授课方式愈灵活,学生的参与程度愈高,效果也愈突出。但要保证开放式教学的效果,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课时安排
企业战略管理的课时安排依课程性质不同而不同,公共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必修课课时长短各有不同。要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企业战略管理的要求学时不低于32学时。课程的安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的教授环节,二是实际的调研、实习等环节。其中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企业家走进课堂等方式相对简单时间及资源占用也少,可以由教师根据课程的进度合理穿插于整个授课计划中,通常可以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网络学习和读书体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教师在课程开始时布置该项作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统一上交,一般不占用课堂时间。如果开展企业实习或调研,时间易集中安排,例如安排在期末其他课程基本完成的时候,进行全天实习。这样可以保证尽可能多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企业实习和科研调查等活动可以和学校的专业实习、暑假调查结合起来,让战略管理的授课老师兼任实习和调查的带队老师,以便更好的辅导学生。
2.考核方式
企业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与之匹配。一般而言可以选择如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对学习成绩进行认定。(1)考试,即通过开卷或闭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2)撰写实践报告或调查报告,实地调研和参与科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报告要求结构完整、内容要充实,包括背景、目的、意义、过程、结果、问题、建议等各方面,详略得当,有所侧重,数据真实,并尽可能采用统计知识等进行数据分析。(3)撰写论文,企业实习、读书体悟、课程知识传授都可以采用这种考核方式。字数要求、格式内容要求等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4)报告陈述及答辩,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制作PPT,将自己的调研、科研、实习、读书成果和感受在PPT中呈现,并回答老师的提问。(5)沙盘模拟比赛,以沙盘模拟比赛的结果作为考核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软件模拟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而且存在人为操纵的嫌疑,占据最终成绩的比重不宜过大。(6)编写战略管理案例,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调研、实习等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案例,并且运用战略管理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构建案例让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固化,达到考核和学习双重效果。
总之,各种考核方式可以结合使用,并且根据其所占课时的多少和难易程度确定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提高考核的效度。
3.学科衔接
学科衔接问题一直是困扰战略管理教学的难题。因为不同专业的学生,课程安排不同,知识体系也有差异。而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门综合课程,需要学生具备管理学、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经济学、ERP等学科知识,也即企业战略管理课程应安排在上述课程之后,进行学习。但很多专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做好衔接过渡,造成了知识的断层,对战略分析,尤其是企业内外环境分析的理解和体会就较差。因此,这门课程的有效学习还有赖于学校教学计划编制的合理性。一般来说,战略管理课程要放在大三或大四上学期来进行授课,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储备,也便于他们与上述管理课程进行区别。
4.硬件配备
成功开展企业战略管理开放式教学模式,还需要做好一些基础准备工作。比如(1)实习基地建设,授课过程中进行的现场调查或企业家走进课堂,靠临时联系往往不能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需要通过开展教学基地的建设,保证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均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和授课企业家。(2)战略管理对抗软件和沙盘模拟教具,让学生在模拟对抗中体会战略决策的重要性。(3)资料库,既包括与战略管理的书籍、报考、案例等文字资料,又包括讲座视频、谋略影视片段、动漫故事等流媒体资料等。上述硬件都是企业战略管理授课必不可缺的元素。
总之,战略管理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是对教学传统模式的挑战,其真正的实践过程还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资源配备的情况合理规划,并根据学生对这种模式的反馈进行调整改良,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战能力、提高授课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