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职教投入,引导城乡职教一体化。
贵港职教的投入力度与其经济实力是不相称的。“十五”时期贵港市的GDP呈现上升趋势,财政收人也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教育投人却十分有限,全市到目前为止只有一所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公办职业学院。首先,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向重视普通高中一样重视职业教育。其二,制订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落在实处。其三,出台相关政策,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不经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不能就业。其四,加强城乡职教的联合办学改革,引导城乡职教一体化,努力提高本地人口的职业素质。如实施城乡职业中学联合办学,实践证明联合办学的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及家长反映良好。
(三)督促企业改革用工制度,架构职教终身教育体系。
1、企业与职校的订单式培养工程的建设。企业的自觉是关键,可以把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员工培训内容交给学校做,实行订单式培养,使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例:行业规范,就是企业文化。海尔集团的张瑞敏1986年砸了76台冰箱,传递了一个管理理念,在质量问题上毫不手软。企业的质量文化,就是让员工意识到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这样的企业文化通过学校教育而积淀起来,自然就会成为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在细节取胜,力求精益求精。
2、企业与职校合作的半工半读模式的构建。校企合作的半工半读职教模式,强调的是要用企业精神影响学校,预先培养了企业人;强调企业文化熏陶人,预先营造了企业氛围;强调企业规范训练人,预先培养了企业纪律意识。学生顶岗工作(半工);在校学习 (半读),贵港构建这样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能够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提高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高、中、低级培训与企业发展结合。企业设备、技术更新,需要受过培训的人员,企业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参加高、中、低级培训,并利用职业学校的条件来完成人员素质提升任务,从而有利于企业转型。
(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衔接和沟通。这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学历教育为重点,一种是以速成就业为重点;一种是以培养综合职业素质为前提,一种是以单项技能训练为重点。二者要依托企业的用人要求,消除连接障碍,建立沟通渠道,争取最大的培训效益。
1、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抓住优势传统产业开展培训。贵港要打造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关键的举措是:职业教育深度介入职业培训,要全面了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这项工作。通常情况下,企业需求用工的信息只向市场发布,很少向学校发布,当重视了学校的资源优势后,学校里半工半读的模式则有利于促进深度介入。
2、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职业学校主动介入职业培训。职业培训目前是针对小型企业的用人要求而发展的。参加培训的人就业目的性非常明确,且往往是以创业为最高追求,开个美容院、小餐馆、维修站、小作坊等等。
3、企业培训要鼓励员工创业。员工创业意识的养成,能产生良好的工作效益。员工在工作中会动脑筋思考,是由于他们的工作目标更高、工作动力更足,因此,员工在工作中必然会更富创造性、效率更高,因为他们在动脑筋中完善自己的职业素质,首先受益的是企业。贵港市建材业、制糖业、物流业发达,引进华润水泥、台泥等大企业,其中房地产业发展迅速,罗泊湾港口作业区繁荣。贵港市企业一线员工大部分是外省市来的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为了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要,贵港市要全面推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增加教育培训投入,加强企业岗位培训,特别是抓好企业一线员工的岗前培训。贵港市一些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均将员工岗位培训作为生产的重要环节来抓。如贵港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非常重视工人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公司每年投入职工教育培训费用达100万元,新招的工人必须经过至少一周以上的岗前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五)职业教育管理要加强协调沟通,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
1、政府部门相对归口管理,减少行政干预障碍。贵港市直属的7所中职分别由教育、劳动、卫生、农业、体育等部门管理,因主管部门的认识各不相同,经费渠道也不一样,因此难免出现专业开设太多重复,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分散、浪费。
2、建立行业中介组织,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行业中介组织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的一座桥梁,要协调多方面的关系,通过用人信息需求的通报,把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政府都联系起来。假如学校不了解企业,企业不了解学校,那相互怎么熟悉用人要求呢?职业教育只有在各方形成合力以后,才能更有利于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之,贵港的现代化园林港口城市建设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支点作用,提高职工和市民的职业素质,为贵港的经济腾飞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与教育培训发展过程中的反思与探索》 梁礼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出版
2、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与教育培训 2005年上海教育论坛
3、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分配 《南方周末报》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