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此时回顾抗战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抗战时期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条件和环境与当前相比更为艰难困苦,但是在抗战时期我党最广泛的动员了社会各界群众,铸成了抗战民族统一战线的血肉长城,为取得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抗战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具有极大的显示借鉴意义。
【关键词】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
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到今年已经是抗日战争胜利。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是怎样在这场敌强我弱的战争中战胜强大的敌人?中国共产党的答案是:拿起思想政治教育这件强大的武器。抗战爆发后不久,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发动下,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将抗日宣传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角落,激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投入到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斗争中去,我党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攻势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纵观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能够发现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内忧外患且新情况不断地局面下开展的,主要的不利因素有三:一是我党在当时不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国内国际话语权不足;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范围从根据地工农兵扩大到全国乃至世界人民,甚至还包括国民党和日伪军;三是国共合作的反复变化和抗战进程的不断推进逼迫我党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四是我当长期处在沦陷区进行敌后作战,所处的环境和能利用的条件都极其有限和艰苦。
面对如此之多的不利因素,我党还能够在取得抗战胜利的同时获得人民的广泛认可不断发展壮大自身力量,这结果就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富成效的证明。并且随着1944年谭政的《关于军队的政治工作》更是标志着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本成熟!
一、抗战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
(一)紧抓中心,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能正确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抗战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毛泽东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比喻为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认为我们应该借助它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他曾指出“我们的党从它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的理论为基础的党,这是因为这个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最正确最革命的科学思想的结晶。”在1938年5月5日成立马克思主义学员时,就在内部设立了编译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编译,因为这样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对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延安整风运动更是一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举,它同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作了斗争,让广大党员干部学会了运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与时俱进,紧贴时事变化需要
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的中心各不相同,在大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国共合作,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土地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集中在不断坚定工农红军的革命信心,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中进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围绕民族抗日大业进行的,特别是围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的思想教育是对我党的抗战政策的一次有力宣传。
随着抗日战争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党思想政治教育也顺应着时事变化而不断更新,从抗战伊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教育到国共合作失败后的对顽固势力认识的教育,从全面抗战路线宣传到正确认识敌后游击战争的重要地位,从《论持久战》到《对日寇的最后一战》,通过这样紧贴时事政治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好的开解了群众和官兵对时事政治变化产生的困惑,就如航标灯一样始终引导抗日人民紧密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周围,为全民族抗战贡献力量。
(三)实事求是,贴合各阶层利益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曾强调,必须重视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真心实意的为他们谋利益,解决他们生产生活的一切实际问题,才能调动群众参加革命战争的积极性。周恩来同志也在《抗战政治工作纲领》中指出:“如果政治工作不能和改善生活与待遇密切联系起来,政治工作就成为‘卖狗皮膏药’”。这些科学的论断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把土地看作是实现农民物质利益的根本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农民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党的各项政策和解决人民的现实愿望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关心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把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以达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发挥他们参加抗日战争的爱国热情。
(四)以点带面,注重培养干部骨干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实施者,他们的素质影响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抗战时期,党的干部队伍严重不同,并且存在老干部缺文化,新干部缺革命信仰和经验,出现了“干部恐慌”的局面。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二是党的最高理想教育;三是延安精神的学习。抗战时期中共中央还第一次成立了干部教育部,颁布了《延安在职干部教育暂行计划》、《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马列主义的理论修养和文化素质,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表现出的艰苦奋斗精神与国民党的颓废、腐败形成鲜明对比,夯实了做好人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条件,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五)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重实效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我党根据统一战线对象及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渠道和策略。针对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文化水平,不同认知能力的群众,我当结合敌后作战的艰苦条件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塑造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榜样的宣传可以使理论更加具体而真实,更容易唤起人们的共鸣,起到号召激励人的作用。毛泽东注重从士兵队伍中树立模范人物,他通过书写《为人民服务》这一著作,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二是演讲集会,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要求宣传教育的方式必须下里巴人,我党组织大批骨干成员在根据地和国统区进行了大量的演讲集会活动,通过一定的惠民政策和抗战形势的讲解,让广大人民从内心认可人民军队,加入到战斗的队伍中来。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份运动就是一次大规模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运动,毛泽东在总结整风运动经验时,提出了批评与自我评批的正确方针是“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延安整风运动通过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全党在思想上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