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关注课堂展示,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展示。而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偏偏选一些学困生到黑板上展示。主要是一些难度不高的例题以及练习中的基本题。开始几次他们往往会因为胆怯而处处出错,甚至会心慌意乱而不能完成。到后来就会慢慢习惯,甚至抢着展示。关注学困生发言和展示,既能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也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也有助于他们对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学习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变学习无动力为有压力、有动力。
第三、关注巡视指导,当学生完成课堂练习时,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巡视,巡视对象就是那些学困生。开始,教师一站到他们身旁,他们会紧张地做不出来,或者写一会儿用橡皮擦的动作掩饰,我们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善意,然后随着次数增多,就会慢慢习惯,这样,我们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及时指出,当面辅导,这也是帮助学困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方法之一。
第四、关注课后作业分层完成,分层批阅,学习成绩总是与练习密切关注的。要提高数学“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他们的课后作业。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基础组、发展组和探究组。学困生属于基础组,练习只做基础题,如有学有余力的可以选做发展题和探究题。作业分层的本质就在于避免“学困生”与“优等生”在同一跑道线上竞争的现象出现,从而减小学困生的心理压力的作用,一步一步的建立自信心,达到转化的效果。我们的分组不是永久不变,根据平时的作业,进步的给予升组,退步的要降组,并且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达到有意识的加强学生竞争意识的作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完成不同的作业。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适当的课外辅导。学困生将成为新的考试方案下的重点辅助对象,他们的成绩能否有所长进,必然影响到自己所任班级或学校的中考业绩。
总之,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改革,只要我们在学校的领导下,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教材的内容,考试方案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课内外结合,师生共同努力,抓好常规教学,相信都能取得成功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