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二)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应该及早开始
贾谊在其著作《贾谊新书》的《胎教》的篇首这样写道:“《易》曰:‘正其本而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故君子慎始《春秋》之元,《诗》之《关睢》,礼之《冠》、《婚》,《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成。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各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曰素成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
[②]贾谊的这段关于胎教的慎始的话,同样适宜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
(三)幼儿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
一个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从他的降生、发展、成熟、直至死亡是一个生长的过程,也是生活阅历的全部。当然生活并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也不仅仅是指人的生命的内在潜能自然展开的过程,它还应该是人们体验精神世界的过程。杜威曾说“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杜威认为教育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对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了生长,也就没有了教育。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更是不应该和生活脱节,当下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已经离生活太远,幼儿的道德教育尤其如此。为了幼儿道德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对幼儿进行的道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使幼儿道德教育的内容贴近生活
提倡幼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是为了改变幼儿道德教育内容层次过高的政治化倾向,增加日常生活道德的内容,并关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增加经济伦理内容。
2、注重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就是要使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走向经验,从抽象的世界走向真实的情境。朱小曼认为,体验学习不仅是对主知主义教育,缺失主体性教育弊端的反思和调整,也是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最大弊端———封闭性学习的反思与调整。[7]
3、运用反应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做到这么三个方面:一是用行动感知。只有督促幼儿把那些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否则只是一具空谈。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参与生活、体验生活,通过行动感知丰富的道德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二是,注重对话。这里所说的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对话,而是对传统的填鸭式的灌水性教育的一种突破和超越。这种方法体现的是师生关系中主体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双方面的沟通,而不再是单方面的传授。这种方法更有利于教学相长,更能够促进幼儿自主性道德的生成。三是,师表垂范。幼儿道德教育既是对幼儿的要求,又是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四)加强家、园、社区间的联系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也是永久的学校;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永久的老师。无数的事例表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
[③]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幼儿道德教育中的一切问题,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几乎都可以从家庭这所学校中找到根源。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幼儿成长的坚实基石,社区是幼儿发展的宝贵资源。鉴于社区教育的庞杂性以及家庭教育的个案性,幼儿园教育很难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密切合作是提高幼儿道德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8]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N].2001.
[2] 扈中平, 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
[3] 刘霞.有玩具应该大家一起玩_对幼儿园德育现状的剖析教育导刊[J].教育导刊(下半月刊)2003(5).
[4] 郭英.论中国幼儿德育的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职教幼教(下旬刊),2007(11).
[5] 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2-75.
[6] 贾谊.贾谊新书·胎教[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7] 王月林,杨骐文.论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当代教育论坛,2005(12).
[8] 史德志.教师的智慧基础[J].教育参考,2004(6).
2/2 首页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