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一堂喜忧参半的地理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反思
一堂喜忧参半的地理课 ——《地球的圈层结构》的教学反思
来源:互联网 sk004 | 刘 蕙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动手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后地理课堂的亮点,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如科学家一样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和热情,成为地理教师思考的重心。我和其他教师一样在传统课堂和新课堂中徘徊,寻找可以将新思路新想法融入课堂的机会和适合的教学内容,当我看到《地球的圈层结构》这一课时,我想为何不去尝试一次科学之旅呢。

  在《地球的圈层结构》这节课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外部圈层和学生的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相对而言容易理解和接受,而内部圈层由于没有办法看到,通常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进行演示,帮助学生学习,但通常会形成学生死记硬背最终结果的情况,这和新课程的理念有些差距。因此这次课我改变了做法,让学生自己面对未知的世界做一次科学之旅。

  首先,我准备了三个密封的瓶子,在瓶子内部装了不同的物质——橡皮、果冻和水(分别代表固态、液态和处于熔融状态的物质)。上课开始,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猜测里面的物质。大部分学生使用了摇晃、听、闻、滚动等方法,最后判断出橡皮和水的同学较多,果冻比较难判断,通过总结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在研究未知而且看不到的领域时会采取的方法。在将话题转到地球内部圈层的研究,学生很轻松的了解了地震波对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重要媒介作用。

  其次,我要求学生课前准备大约一米长,10厘米宽的纸条,然后每四个同学一组,将纸条卷在铅笔上,留出一部分,并将纸条放在一本书上,其中由一个同学拿钢笔垂直对准纸条,一个同学以均匀速度拉动纸条,一个同学先慢后快的前后晃动书本,使钢笔在不同震动的状态下留下痕迹,最后学生会观察到一组频率不同的波浪线。这个动手的过程其实是在模拟地震探测仪的工作原理。

  再次,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乘坐一个可以经受各种温度和压力变化的车进行一趟地心之旅,你认为你会面临怎样的景象,并解释你所看到的现象。从而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合理的猜想之上的。

  这三个环节改变了原来我在课堂上只讲述结果的状况,一堂课上完后,我做了一些教学上的反思,使自己从实践中能够看到不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从整体效果来看,喜忧参半。

  一、从科学开始处进入地理学习更有利于地理科学素养的培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地理科学知识的传承是地理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单纯地理知识的授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知识的传授是我们传统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告诉学生结果,并使他们记住更多的结果是我们教学的目标。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地理素养并不单是地理知识的素养,而且还应该包括了地理能力的素养和地理科学素养。从科学开始处带领学生进入未知的领域,让他们如同古人面临未知世界一样去探索,老师巧妙的设计将他们带领到科学的入口,由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探索、去猜测,让他们在过程中寻找科学的方法,领略科学的精神,培养他们地理能力和精神方面的素养,并将一节课学到的方法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以培养地理思维的一种习惯,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未尝不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情。

  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做法。

  “科学离我们太远,科学应该是科学家的事”,这是一个学生曾经对我说的话。可是科学真的离我们太远吗?科学真的只是科学家的事情吗?虽然作为老师的我们回答是否定的,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想法却不在少数。这种想法使学生,尤其是理科学习不是太出色的学生“闻科学而止步”,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细心的去发现。这节课中用一些小的科学游戏,让学生懂得了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拉近了学生与科学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科学的疏离,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三、学生的个性差异影响着教学设计的效果。

  著名教育学家郑金洲教授曾说过:“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作是只能接手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学生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背景。”正是这些造成了教育的复杂性。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兴趣的趋向、思维的品质等各方面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它影响着教学设计的效果。同样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班级中取得明显不同的效果,部分班级学生地理知识基础较好,对地理学习有较强的兴趣,对探究性学习带有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但部分班级由于地理知识基础薄弱,探究过程中不容易深入,只停留于表面,从而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样的差异表明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老师对学生要有全方位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改变教学计划,同时在部分地理知识基础薄弱或地理兴趣较低的班级,需要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进行思维方面的简单训练,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能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地理兴趣比较浓厚的班级,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探究式教学,并将探究活动的设计权利由教师逐渐转向学生,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更加深入。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双月刊)1988年创刊。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
西江月《西江月》
《西江月》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110/I,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化杂谈、名...
红旗文稿《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半月刊)创刊于1964年,由求是杂志社主办。本刊注重对重大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深度解读,梳理理论源流,分析现实依据,透视决策背景,比较国际经验,见微知著,求...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杂志,双月刊,于200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主管,大连海事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
实用中医内科《实用中医内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于198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1-118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
昆明市人民政府公报《昆明市人民政府公报》
《昆明市人民政府公报》于2001年4月创刊,由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主办,现为半月刊,分别于每月的10日、25日出刊,是昆明市人民政府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