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当地政府也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控制辍学行为,但辍学问题依然严峻。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辍学问题却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学生、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层面分析影响学生辍学行为的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提出了控辍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新疆;辍学行为;影响因素;控辍措施
一、前言
辍学是指所有未完成学制规定年限的教育而中断学习,离开学校的现象[]。陈向明(1996)认为辍学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基础教育的发展和国家总体人口素质的培养,而且给辍学生本人带来身心上的伤害[]。杨润勇、王颖(2004)认为高辍学率既是教育过程中学生享有教育条件不均等的直接后果,又是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不均等的典型标志[]。邓志伟(2004)认为辍学问题会导致农村教育陷入困境、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并对下一代造成负面影响[]。对于导致辍学问题的原因,袁桂林等人(2004)对我国14个省(区)、33个县(区)的农村地区辍学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将辍学原因概括为辍学的综合原因、教育内部原因和教育外部原因这三个方面[]。马戎(2010)认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关系到少数民族新一代在高级人才和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关系到各民族在未来中华民族大家庭政治结构、经济体系、文化生活中的相对地位[]。
本文的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主要指以新疆南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阿克苏地区三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总数为867.2万人,其中维吾尔族人口为773.6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9.2%,喀什、和田维吾尔族人口分别约占总人口的91.6%和96.3%。这个区域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程度高,辍学问题也相当严重,辍学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一方面,辍学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当地人口素质不高,阻碍当地经济发展,也使得居民的收入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辍学青少年已然成为一种社会不安定因素,这些青少年文化程度低、明辨是非能力差,极易受到极端思想的蛊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南疆辍学青少年的身影。
南疆各地区政府近些年对“普九”政策的贯彻实施,已大幅改善适龄儿童不能入学的情况。但是,在已入学青少年中,辍学现象却是屡禁不止。根据2010年新疆教育厅的数据,南疆地区青少年辍学率达到36%。2009年新疆初中升入高中的入学率是73.6%,但是南疆地区的升学率仅为38.26%,成为新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后进地区[]。2012年南疆三地州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为59.9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4.73个百分点,约4.4万名初中毕业生因不能升学而走向社会[]。
二、辍学行为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本研究分别选取新疆喀什地区和兵团第三师5个县市的12所城区学校和24所乡镇、团场学校的448名教师发放问卷,其中有小学教师223名、初中教师140名、高中教师85人。回收问卷443份,无效问卷21份,共423份有效问卷。研究采用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来了解当地教师对于学生辍学行为影响因素的看法。调研数据经SPSS软件检验,本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4,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将学生的辍学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学生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政府因素这四个方面。问卷共包含24个项目,其中有学生因素项目8个、家庭因素项目5个、学校因素项目7个、政府因素项目4个。
对问卷进行统计后,根据其重要程度分别进行赋值:不重要=0,一般=1,重要=2。分别计算得学生、家庭、学校和政府这四方面因素的加权平均值:学生方面的加权平均值为0.8211,家庭方面的加权平均值为1.0868,学校方面的加权平均值为0.6216,政府方面的加权平均值为0.7916。据此可以认为,各方面因素对学生辍学行为的影响程度从高到底依次为:家庭、学生、政府、学校。
(一)家庭因素
在影响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青少年辍学行为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首要的,对学生辍学行为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家中缺少劳动力和父母不重视子女教育。
表1 家庭因素项目频率统计表 辍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1.家庭经济困难 72.3 23.6 4.1 2.家中缺劳动力 65.8 20.1 14.2 3.父母重男轻女 4.5 15.4 80.1 4.父母不重视子女教育或不让上学 51.1 12.3 36.6 5.家中子女多,个别孩子辍学无所谓 17.3 46.4 36.4 1.家庭经济困难
南疆地区属于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是国家级贫困区。土地主要是沙漠、戈壁和盐碱地这类非农业用地,耕地稀缺,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缺乏,人口大多是从事农牧业劳动,家庭经济条件落后。虽然南疆地区很早就实行了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在家长看来,尽管孩子上学不要钱了,但孩子上学就让家中的劳动力数量减少了,即家长不愿承担孩子上学的机会成本。
2.家庭婚姻环境不良
在对当地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存在着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究其原因,是由于当地存在早结婚的现象,男孩十五岁左右、女孩十三岁左右,家里就要为孩子准备婚事。然而此时他们自身尚不成熟,更不能承担家庭的责任,成家之后,家庭矛盾冲突较多,久而久之导致了离婚发生。离异家庭孩子难以有正常和稳定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促使这些孩子滋生不想上学的念头。
3.父母不重视子女教育
南疆地区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劳动,高学历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政府机构和公共事业单位。然而根据相关规定,公职人员(教师及公务员等)的直系亲属是不能够参与去麦加抄经活动的,而对于穆斯林来说,能够去麦加抄经是莫大的荣誉,所以很多人出于这种考虑而不愿从事公职。甚至有些人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是不清真、不符合教义的。同时,落后的文化教育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不学习文化知识也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学习文化知识却有可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二)学生因素
除了家庭因素外,学生自身因素也对其辍学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学生自身因素对其辍学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学生学习基础差、语言不通和学生认为读书无用这三个方面。
表2 学生因素项目频率统计表 辍学行为的影响因素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1.学习基础差 65.0 28.8 6.1 2.语言不通 60.5 12.0 27.5 3.宗教知识比科学知识更重要 1.4 19.1 79.5 4.学生认为读书无用 56.7 9.9 33.3 5.与老师关系紧张 6.0 25.8 68.3 6.与同学关系紧张 2.2 21.1 76.8 7.饮食习惯不同 0.0 36.6 63.4 8.学生喜欢玩,不想上学 54.1 12.5 33.3 1.学习条件和基础差
一直以来,南疆地区中小学教育基础条件差,虽然近年来在对口援疆的支持下有些改善,但总体条件还是差,学校距离学生家庭也普遍较远。兵团辖区的大部分低年级学生是在各连队教学点接受基础教育,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更加有限,不能够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教育。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师力量薄弱,这些学生升入高年级、进入中心学校后,学习基础参差不齐,成绩差的学生就因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而自暴自弃,滋生厌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