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中考物理试题命题策略进行剖析,帮助初中物理教师掌握中考试题的命题方法,加深对教材、考纲的把握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帮助老师们在教学中命制出高质量的试卷,能切实有效地实现既减负又提质的新课程高效教学目标。中考物理到底怎么考法?教学中如何命制质量较高的试卷?本文对2008年至2011年重庆市初中物理中考试卷整体特点及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四种题型命题策略进行剖析,以期对初中物理教师把握中考试题和在教学中自主命制试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考物理 命题策略 剖析
一、试题内容比例、题型分布比例、难易比例策略:
纵观2008年至2011年重庆市初中物理中考试题,各年试题知识覆盖面均按《重庆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试题内容分别占百分比为40%、10%、40%、10%。四年来,各题型分值分布均保持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21:16:20:23。试题易、中、难题的比例为7:2:1。难度适中且有梯度,既有实现对初中学生学业评价功能的简单题、中难题,又有让学习有潜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实现考题甄别功能的选拔性题。
二、试题梯度策略剖析:
各种题型中难易梯度均为由易到难,总体规律是: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各题型的第一题为送分题,且送分要送到位,难度为很容易。顺次往后,难度逐步增加,但坡度较缓,末题难度上扬,各题型最后一题及计算题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为难度题,体现试题的选拔功能。整卷试题及每题型试题难度曲线基本如下图。
三、试题情境取材策略剖析:
纵观近年各题,均有较好的贴近生活的试题情境,要么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活动,要么是自然界中的奇观等等。如2010年试题中、取材有09年日食、低碳环保、森林重庆、超市里、汽车中、理发店、外出游玩、玉树地震、国庆阅兵,再如09年试题,使我们久久不忘的“响应健康重庆号召到野外钓鱼”情境命制的计算题。体现了物理试题引导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的导向功能。
受此启示,笔者前次命制一套初二上期物理试卷,结合本校“2+X”特设教育中的葫芦丝和口风琴项目命制了音调音色的题目,结合眼镜公司到校义务为师生清洗眼镜的服务命制超声波应用题目,结合城市摩托车登梯赛命制有关速度的计算题目,让答题者通过情境,得出有效信息,试题贴近生活,使学生觉得学习物理确实有趣、有用,反响很好。
四、各题型命题策略剖析:
(一)选择题命制策略剖析:
近4年,我市中考物理试卷选择题均命制7道试题,单选,每题3分,共21分。
1、第一题,送分题,为很简单的题目,得分率一般超过90%,体现出“送分送到位”的思想。2011年试题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题,放在第一题,导致得分率为86%,没超过90%。
2、选择题至少有一个中难题,整个选择题难度系数分布符合前图的曲线分布。所谓中等难度题,即用两个知识点作辅垫,设一个障碍或有一个隐含条件,用第三个知识点作答的题,而难度题是指用三个知识点作辅垫,设两个障碍的题。
3、选项长度基本接近,意在防止猜测。
4、选项设置有效,有效防止了猜测。
5、正确答案的分布均匀,七道题中,正确答案基本分布为A、B、C、D各约2个。
6、语言风格通俗化,贴近学生,无成人感、无生涩感,题目鲜活。
(二).填空题, 分布在第8题至第15题,每空1分,共16分。
命制策略剖析:
1.第一、二、三空,为送分送到位的题目,得分率在90%以上。分值占填空题的20%(16×20%=3.2分)。
2.没有书上的原句填空。
3.对于填写计算结果的填空题,避免了既填单位,又填数字。只填写二者之一。
4.题目均有物理情景,没有出现无情境的所谓“裸题”。
5.4年均设有答案不唯一的开放性题目,学生可答出的正确答案为4-10个之间,既有开放性,又不失开放过度。
6.末空均有一定难度,08-09年度为开放型试题,10-11年度为作图题,其中2010年该题难度最恰当,得分率42%。
(三)、实验题:分布在第16题至第18题,共3大道,作答方式为填空或作图等,分值设为每一知识点1分,共20分。
命制策略剖析:总体说来为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另加力学电学实验各一题。具体如下:
1、第一题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读数、调整。(送分题)。包括刻度尺、量筒、测力计、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温度计等。不与上一年考试内容相同。09年考查了电能表的“仪器的作用”,属于“基本仪器使用”里的较高要求。
2、第二题为教材中原实验的再现。
近四年均为力学实验的再现: 2008年查考液体密度,2009年考机械效率,2010年考固体密度,2011年考液体压强,仍属送分题。只要学生平时有做实验,就可正确解答。
3、第三题为教材中实验的基础上的创新:
近四年均为电学:2008至2011年分别为伏安法测电阻、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阻、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小灯泡的功率),可见为测电阻、测功率两个重要实验轮流考查。2008年创新点设在分析解释电压表指针未动而电表表指针明显偏转的现象,2009年,试题创新点设在“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这一实验故障的排除,2010年难度较高,创新点有两个,其一为“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这一故障现象的判断,最后一空要求学生作答“验证每一个数据的准确性是否做到并说明理由”,则达到了“用基本仪器和教材中知识原理设计实验”的高度,2011年难度设在实验误差的缩小。
可以发现,创新点的设置一般为:(1)实验故障的排除。(2)实验误差的缩小,如偏大、偏小的判断。教学中要强调从实验原理出发分析误差,要弄清楚先测什么,再测什么。(3)分析、解释物理现象。(4)由实验记录,获取实验结论(把规律表达出来)。此为常见拔高题类型。(5)选取合适工具,设计新的实验。此种考查为最高要求,一般题目情境为教材之外的新颖的实验,考查创新能力。
(四)、计算题:第19题至第21题命制为论述计算题,共3大道,近4年均共设23分。命制策略剖析:
1、计算题难度设置策略剖析:第一题,全送分,得分率90%,第二题,设一个障碍,用两个知识点作辅垫,用第三个知识点答题,或有一个隐含条件。得分率为70%。第三题,前两问难度同第一二题,第三问,20%~10%的学生能完成。得分率为40%。
2、计算题对知识点考查方式剖析:(1)基本定义式:题目考查原始思维,定义式的掌握,考查学生对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基本定义式的应用以及的基本定义式训练是否到位。(2)用其他知识作台阶,运用基本公式解决问题。